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用心说好大白话 全力展现新形象

2016年04月19日 16:0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鹰击长空
分享到: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诸如这样的“大白话”、民间谚语、俗语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随处可见,这些个性十足的白话语言,成为中国领导人与老百姓交流的独特方式。

“大白话”,英文为vernacular,通常指通俗的语句,是老百姓惯用的语言表达。

过去和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不会同群众说话,讲话或照本宣科,语言程式化,枯燥乏味;或官话套话相沿成习。其根源就在于严重疏离群众,或是目中无人,对群众缺乏感情;或是身无才干,做工作缺乏底蕴;或是手脚不净、形象不好,在人前缺乏正气。

习近平总书记则善于将自身化作群众中的一员,借鉴大白话,创造大白话,善用大白话,既“接地气”又妙趣横生。

在十八大结束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第一次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没有用领导的套话开场,而是用了一句简单的大白话“让大家久等了”,立刻拉近了中央领导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2013年7月,在看望河北省正定县塔元庄村干部群众时,习近平总书记一句“这里我很熟悉,当年下乡就骑自行车来。今天就是来听大家的,看看乡亲们,接接地气,充充电。”的开场白,满满都是浓浓的生活气息。

在一年一度的国家主席新年贺词中,“蛮拼的”“点赞”“朋友圈”等网络热词在“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当然,没有人民支持,这些工作是难以做好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也将尽己所能向面临困境的人们伸出援手,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等讲话中接连亮相,体现出的是时代特点,道出的是前进中国的精气神。

在国际交流的大舞台上,习近平总书记用“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表达中国和拉美国家的合作与互信;用“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来表达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比喻文明的多样性……

一句句连珠妙语中透露出的是自信,是我们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心。

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走进群众、聆听群众、学习群众,敞开心扉、放下身段,本着良心说真话、实话、形象的话,切实做到“转作风改文风”,中国一定会以一个民心通畅、国脉永张的崭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