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带着感情和责任驻村

2016年05月19日 10:1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张琪
分享到:    

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打成一片,是党的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实行驻村工作制度,是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的有效举措,是做好各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保障。

干部下沉到村、扶持到户,要切实为贫困村想方法、谋点子、出思路、务实事,将扶贫工作抓细抓实。干部下村,接地气式扶贫,也是群众路线需要,让干部真正融入到群众中,融进群众心里,事为群众所想,劲为群众所使,利为群众所谋,把困难问题解决在农村,把发展希望留给农牧区。

驻村帮扶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农牧民“输血”的阶段,驻村帮扶工作更要注重农牧民“造血”功能的提高。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驻村帮扶工作必须改变“输血式”传统扶贫模式,以“一村一业、一户一策”为原则,科学制定并实施帮扶村发展规划和农牧民贫困户脱贫计划,引导农牧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拓展经济发展新路子。通过走访村民,在了解村民迫切要求的基础上,立足贫困村实际,大胆设想,积极开拓持续增收新领域,帮助农牧民完成“造血”。只有将“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牧民贫困的现状,真正将驻村帮扶工作做到农牧民的心坎里,让贫困农牧民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均有保障。

驻村帮扶工作要有实事求是的定位和实事求是的措施。每个农牧民家庭致贫的原因各不相同,这就要求驻村帮扶工作要量体裁衣,通过入户调查、与村民沟通交流,了解各家各户贫困原因,制定切实可行、实事求是的脱贫计划,各个击破,帮助每一家有需求的农牧民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

驻村帮扶工作不仅仅是帮助农牧民实现脱贫的一项有力举措,也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平台。通过驻村这个桥梁,干部和农牧民深深地连在了一起,成为了不可分割的一家人。

驻村帮扶工作不是做做样子,更不是作秀,驻村帮扶工作必须做到农牧民心坎里,想农牧民之所想,忧农牧民之所忧,顺民心、增民利,一切为农牧民着想,一切为了农牧民。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