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将迎来历史性“集结”。抓住科技创新的春天,使其从顶层设计成为全民共识,应该坚定不移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异想天开”插上更有力的翅膀。
科技创新,意味着撕下“保守”标签,超越既定思维,突破“标准答案”。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到爱迪生发明电灯泡,从飞机上天到嫦娥登月,古往今来的诸多例子表明,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异想天开”。倘若没有从古至今人们对神灵的向往,对动物的模仿,人类可能还生活在原始时代,遑论上天、登月、潜海。因此,我们应该善待创意,为“异想天开”插上更有力的翅膀。
科技创新不是无根之水、无树之花,离不开每一位科研人员的奇思妙想。尽管有些想法尚未成熟,有些创意仍显稚嫩,有些设计貌似脱离实际,但假以时日说不定就能成为一鸣惊人的成果。科技创新的根本在于人才,加强科技创新,就应尊重“异想天开”。多些等待,多些耐心,让“异想天开”者尽情地在科学世界里驰骋徜徉。
科技创新具有不确定性,需要多元尝试的平台和包容失败的宽松氛围,让“异想天开”者没有后顾之忧。从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角度来说,应该完善激发科技人员优势、积极性、创造性的机制,建立科研能力和创新成果等科技人才体系架构标准,加快创新文化的建设。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谁抓住了科技创新的“牛鼻子”,谁就能占领先机,获得优势,赢得未来。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更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各级党委政府要完善创新服务,真正当好“店小二”,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一方面,为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让科研人员的创新有法律保障。同时,还应切实打破产学研乃至行业、部门的壁垒,让创新的成果尽快转化。
恩格斯说过,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有了阳光雨露的滋润,人类的思想才能像花朵一样盛开。科技创新不应只是科研人员的责任,更应成为全民共识。在全社会形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文化,还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