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请还医生应得的尊重与理解

2016年06月01日 09:53    来源:新华社    记者 记者 周畅 白靖利
分享到:    

一张医生瘫坐在地上喝葡萄糖的照片让人感动,一张患者手术前叮嘱家人不得为难医生的字条让人心酸……在连续诉诸媒体的暴力伤医事件之后,两个细节引发公众动容。跳出暴力伤医的怪圈,还给医生应得的尊重与理解,让医患关系多一份和谐,成为社会的共同期待。

照片上的医生是在连续工作12个多小时后,累到虚脱,靠喝葡萄糖补充体力;写字条的患者则感动于医务人员一次次将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打手势让护理人员拿来纸和笔写下叮嘱。这两个细节,既体现了医生职业的高强度和高压力,更反映了医护人员所处的尴尬境地。感动和心酸之余,似乎更应对他们更多尊重和理解。

不尊重医生令人难过,频发的暴力伤医更令人痛心。抛开医生的职业身份,他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本和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一样,为了工作而努力,为了生活而奋斗。与其他人不同的是,医生这个特殊的职业又注定了他们与人们的生老病死息息相关,在这些事面前,医生责任很大,但是这个职业无论如何不应当成为风险职业。

每一份职业都值得被尊重,每一个辛勤工作的人也都应当得到相应的理解与包容。而对待医生的态度反映了对待生命的态度。在本就面临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职业认可度低的情况下,还要应对不断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试想,还有谁愿意来当医生?还有谁能成为我们的健康守护者?

尊重、理解医生,就是为我们自己提供免于疾病恐惧的自由,其基础是让医生有尊严。“钱少事多压力大”不仅难言尊严,更无法保证职业认同感。因此,重塑医生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审和薪酬评定上向那些疗效好、花钱少、有爱心、多临床的医生倾斜,给他们更多的职业关怀,已显得十分迫切。

尊重、理解医生的前提是信任。面对生老病死,每个人的心情都很难淡然处之,但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不仅相信医生的专业水平,更要相信他们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诸如在非急救状态下合理的等待,以及面对生死有正确的医疗期许,要相信,任何无端的怀疑和猜忌,不会减轻患者的病情,只会让医患之间的“结”越来越难解。

尊重、理解医生才能带来医患的“双赢”。让医生这份职业重回“白衣天使”的荣光,让医护人员再度感受到职业的尊崇,让每个人的生命健康都有保障,要靠社会的共同努力,也有赖于医疗改革的进一步推进。(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