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层文化建设作为一个大阵地、大群体、大工程,如何跟上时代的节奏,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是我们需要冷静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我区在全国来讲,地广人稀,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任务繁重,与内地相比,信息相对落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为迫切。近年来,随着农牧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为农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与城市经济和文化建设速度相比,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应该倾向于满足人民群众需求。
开展基层文化建设,应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要建设规范的文化活动场所,强化文化配套设施,增加文化书屋的藏书量,增加娱乐、健身设施,满足当地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开展基层文化建设,要不断丰富文化活动形式。组织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从外界获取文化信息的途径,满足农牧民文化需求和拓宽获取文化信息渠道。要大胆探索,努力实现文化阵地和文化活动与“三农”相结合、相贴近。积极开展时代特征鲜明、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增强农村文化活动的亲和力、感召力,大力弘扬新农村先进文化。
开展基层文化建设,要注重挖掘文艺人才。在偏远农牧区,人才流失已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要加速推进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强、业务精的文化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的当务之急。要抓好现有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骨干作用。按照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思路,既要立足于现有基础,制定培养措施,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现有文化专业人才素质,又要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
开展基层文化建设,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各级财政要从制度上确保财政对公共文化支出的增长高于总支出的增长,投向公共文化支出中财政资金的增量重点适当向农村公共文化倾斜。县、乡财政要把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在保证乡(镇)文化中心建设和活动经费的同时,逐年增加对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村级自身要确保村本级对建设文体设施的投入,发挥主渠道作用。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