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不必对跑步打卡妄自菲薄

2016年08月04日 10:5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恰是之前的松散式管理,使得学生无视体育锻炼。若不采取具有约束力的手段,很难让懒散而不爱运动者回到跑道上来。

近年来几起校园长跑猝死事件,让大学生体质问题持续引起社会关注。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提出,将对2016级本科生的课外锻炼实行运动打卡考勤,未完成规定次数,将影响体育成绩及奖学金评定。在学生中实行运动打卡,此前已有一些高校试水,而在执行过程中,也伴随着学生对运动被“强制”的质疑,以及执行过程中的管理问题。(《新京报》8月2日)

第6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相较2005年,2010年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滑趋势得到遏制,但大学生身体素质却继续呈缓慢下降趋势。19~22岁年龄组学生的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肥胖和近视群体数量也在不断上升,健康隐患日益增多。

基于此,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将女生的800米、男生的1000米跑列入必测项目,作出了强制性规定。按理说,这样的体育测试标准并不高,然而依然有不少学生没能达到标准要求。他们平时锻炼太少,体质太差。借助打卡考勤,能够促进大学生加强锻炼。

发生长跑致学生猝死的案例,让一些学校投鼠忌器。不少学校在校园体育比赛中,取消了长跑项目。如今随着新体育工作标准的出台,越来越多的高校采取“跑步打卡”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自觉性,把他们从宅男变成运动男。尽管手段算不上最优,但至少是切实可行的次优选项。

如果能够不借用任何考核办法,让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给学生们更自由的选择度,当然是最理想的方式。可问题在于,恰是之前的松散式管理,使得学生无视体育锻炼。若不采取具有约束力的手段,很难让懒散而不爱运动者回到跑道上来。“跑步打卡”要破题,需要一场基于现实的观念革新行动。(唐伟)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