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一村一品”助力扶贫

2016年08月09日 11:0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周辉
分享到: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第六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其中,拉萨市蔡公堂乡白定村等我区7个村镇被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至此,我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升至25个。笔者为此点赞。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招鲜、吃遍天,一村一业、一乡一品,农民就会受益于此。”因此,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生态优势,推进一村一品,打好“特色牌”,吃好“产业饭”,是产业脱贫的一条好路子。

西藏地大物博,独特的地理、气候和生态资源,造就了特色鲜明的高原农牧业;深厚的历史底蕴、独具风情的民族文化,培育出丰富多彩的地域特色产业和传统手工艺。可以说,在西藏,每个村都有一座“宝藏”。能不能借势致富,关键看是否深入挖掘。

与全国一道同步实现全面小康,西藏任务重、时间紧,其中最大的挑战便是让农牧区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怎么办?一些基层干部攻坚乏术,对“沉睡的宝藏”熟视无睹,或挖掘不够,是致富无方的一个原因。

哪个农区的村子不种菜,拉萨市白定村却“种出”了致富路;养羊的村子不少,岗巴羊就能做到独此一家;会做藏香的村庄也很多,尼木县吞巴村却将此做成了文化产业……在区内,25个示范村镇是一村一品“点石成金”的范例。

但全区有5000多个行政村,仅仅只有25个示范村镇,也凸显了我区一村一品整体发展水平还有待提升。目前,全区专业村数量还不够多,产业层次较低、产品 开发不足、市场化水平不够。一些地方对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因此,发展一村一品必须转变观念,要进一步强化效益意识,用产业化理念谋划一村一品发展,加快推进产销一体化,形成一村一品、一品一社,一乡一业、一业一 企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要强化创新意识,利用农牧产品电子商务、“互联网+农牧业”等新兴业态,实现特色产品优质优价;要强化品牌意识,注重打造特色产品品 牌,向品牌经营要效益。

同时,采取引导、扶持和激励措施,吸引城镇各类专业人才投身一村一品发展,鼓励农牧民工、退役士兵等群体返乡创业,开发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支持专业 村创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壮大农牧区经纪人队伍,开展多种形式的村企对接活动,助推名优产品在市场上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贫困村镇抓发展,更要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做好特色文章,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要实行整村推进、整体开发,一村带多村、多村连成片,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王惠芳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