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小处着手促发展

2016年09月08日 10:5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唐大山
分享到:    

“想不到鲜核桃这么好卖,从树上敲下来装车就给拉走了。”

“牧区酸奶不少,买到纯正的要到我们这里来。”

“以前听说内地村级集体经济办得好,现在西藏也越来越多了。”

走在加查大地,时而听到如此兴奋的话语。

言为心声,集体经济发展了,对村民而言,可以增加收入;对村“两委”来说,能够拿出更多资金为民办事;从全区角度看,适逢其时地配合了脱贫攻坚战,助推精准扶贫提档升级,有助于夯实基层基础。

正是基于综合因素,加查县重视从小处着手,多措并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因地制宜总与特色联系在一起。同为加查县,农区与牧区情形迥异;同为农区,村与村之间又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为一个村,河畔与山坡适宜的农作物或苗木也是不一样的。根据实际情况,低洼地方进行大棚蔬菜生产,山脚种植藏药材,山坡提倡林下资源;村子里从事农牧副产品加工,在交通便利地方开设客栈。因地制宜,特色显而易见,不利于长远的同质发展问题也得以避免。

资金扶持是动力,拓展产业链是眼光。如果把集体经济比作一辆汽车,资金就是发动机。有了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才能启动,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资金从哪来?简单地说,可分为自筹、下拨和专项三种情况。自筹资金与村级集体经济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集体经济发展利润增多,可拿出更多资金把实体做大做强;按照政策规定,县涉农牧部门每年会有资金下拨,村级集体经济只要发展对路符合规定即可申领;对贫困落后村而言,集体经济只要定位准确,可以争取扶贫专项资金。村级集体经济这辆汽车开动起来了,要有长远眼光,及时科学地延伸产业链,尽可能增加产业附加值。

有效监督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保驾护航。无数事实证明,没有集体经济时发愁,集体经济不景气时发闷,集体经济发展得好有时又出现暗箱操作等损公肥私现象。加查县大处着眼,未雨绸缪,把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在给政策、拨资金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同时,乡镇和县涉农牧部门结合实际情况,指导村“两委”制定、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有了制度,无人监督等于摆设,实行双向互动则能有效解决这个难题。把集体经济列为村务公开内容,让村民明明白白。必要时可由村民代表组成监督小组,进一步核实集体经济运行情况和制度执行情况。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