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加强智障儿童自我保护意识

2016年10月19日 09:50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何宝霞
分享到:    

也许在常人看来,智障孩子看起来不够活跃,思维也谈不上敏捷,但事实上他们同样拥有活泼、好动的天性,同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什么都想看一看、摸一摸。

然而,他们的能力和体力都十分有限,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在现实生活中,烧伤、烫伤、气管异物、交通事故等是几种常见的意外伤害。由于智力发育缺陷,智障儿童遭受意外伤害的几率较正常的孩子要高得多。

面对这样的现实,很多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孩子管头管脚、束缚其行为。在学校的时候老师时常提醒学生不要乱跑、不要闹。在家的时候家长一般也不允许孩子独自与小朋友玩,不准触摸家用电器等,使孩子被捆住了手脚。这样过分保护和不当教育,导致这些孩子即使处于危险之中,也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帮助孩子树立一定的安全意识,提高孩子保护自己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生活和学习的环境中尽量减少不安全的因素,是我们努力的方向。首要的是物质环境,可以对智障儿童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比如在楼梯口、转角处等,贴上醒目的安全标志,提醒学生要规规矩矩地走路,不在楼道、楼梯上追逐打闹,以免不必要的碰撞;在常用的电器、开关处,贴上醒目的大眼睛、闪电警示等标志,提醒学生不要随意去摆弄有电的物品,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有意识地让智障儿童注意和养成生活中的一些良好的习惯,可以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例如:按照一定的顺序穿衣服能保护身体,鞋带系得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再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等。

总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只要我们平时多注意这些生活小细节,并加以多次反复的提醒和训练,长此以往,孩子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就知道了怎样做是对的,从而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