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坚守信仰 不忘初心

2016年11月05日 11:1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惠芳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将共产党人的信仰,形象地比喻为“总开关”。信仰是一名党员内心深处的追求和坚守,也是砥砺前进的不竭动力。有了信仰,就能把握前进方向不迷航,坚持为民宗旨不动摇,恪守党规党纪不越线,保持党员本色不变质。“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如果信仰这个支柱倒了,给人生带来的绝不只是一般的挫折,而是灾难性的后果。那么,一名党员干部走到“毫无政治信仰”这一步了,其情形会怎样呢?

人生在世,当有是非之心,即视是为是、视非为非,不盲从、不苟且。对于共产党员来说,既要有普通人那样的是非观、善恶观,更要有与党员称谓相适应的政治立场、党性原则,做到在立场问题上毫不动摇,在是非问题上旗帜鲜明,在原则问题上头脑清醒。这是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基础和保证。如果失掉了政治信仰,就会是非不分、香臭不辨,继而良心泯灭、党性丧失,与党离心离德,甚至助纣为虐、自甘堕落,最后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人生在世,当有知耻之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把知耻明耻作为修身做人的先决条件,即为“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一名党员如果失掉了政治信仰,知耻的做人底线也就难保了。某地市委书记权色交易落马后,为自己辩解:“古代帝王还有三宫六院,我有两三个相好算什么?”某省级贪官贪腐成性,却厚颜无耻地作秀:“想到还有700万人没有脱贫,我是经常晚上睡不好觉哇!”可见无论是“老虎”还是“苍蝇”,其本质上都是无耻的,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早已突破了道德底线,泯灭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

人生在世,当有敬畏之心。世上正人君子者,皆有敬畏之心;千夫所指者,皆失敬畏之心。信奉“头上三尺有神明”,从而“诸恶莫做,众善奉行”,是百姓的敬畏之心。而敬畏历史、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则是共产党员的敬畏之心。纵观落马的党员干部,皆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没有敬畏之心,什么样的饭都敢吃,什么样的地方都敢去,什么样的人都敢交,什么样的事都敢干,甚至不惜铤而走险,滥用公权,为自己和家人及亲友谋取不正当利益,动辄广拥豪宅、大收贿赂,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贪婪的胃口令人瞠目结舌。这贪婪之心来自于敬畏之心的泯灭,也是“毫无政治信仰”的必然结果。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党员、优秀干部,信仰坚定是“灵魂”,体现政治品格;为民服务是“根本”,体现价值追求;勤政务实是“精髓”,体现能力素质;敢于担当是“特质”,体现精神境界;做人清白是“风骨”,体现道德操守。在这诸多方面中,信仰坚定摆在第一位,起决定性作用。一旦信仰发生动摇甚至缺失,其他方面则难保,结果不但毫无共产党员的“样子”,而且毫无共产党员的“气味”,最终只会被组织和人民所唾弃。

无数事实证明,对信仰的选择难,坚守更难。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不忘初心,最根本的就是要坚守信仰的高地,不能把理想信念当作口号喊,而要落实到具体行动中,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合格党员的标准立起来,从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起,从服从组织、执行党的决议做起,用忠诚守护政治底线,用纯洁守护道德底线,从而永葆政治合格和党员本色。

(作者为武警山南支队支队长 罗昭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