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生态保护建设,举措要实

2016年11月08日 09:5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何宝霞
分享到:    

日前,作为重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资源综合利用环保项目和实现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民生项目——拉萨市生活垃圾发电项目一号炉正式点火发电,这标志着拉萨市生活垃圾处理实现了由简单填埋到焚烧发电、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新跨越,标志着拉萨市环境卫生管理实现了由粗放型到集约型、专业化、现代化的新跨越。

生态保护建设,西藏一直在努力。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牢记中央嘱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坚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目前,我区各类生态系统结构整体稳定,生态质量稳定向好。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筑牢我区生态安全屏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为生态保护建设“撑腰”,多多益善。首先,约束要多。必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不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是一项综合、复杂、系统、深刻的社会变革工程,需要自上而下的贯彻落实。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法制必须先行。我们要继续加大力度,构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制定和完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和社会规范、环保标准等,健全长效机制,并强化执行力。

其次,人要多。目前,我区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和法制规范,在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方面则显滞后和不足,导致一些法律难以有效执行。“众人拾柴火焰高”。我区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环境文化宣传教育,注重宣传教育的基础性、广泛性、持久性、针对性和趣味性;要把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要积极发挥各类社团组织的推动作用,推行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最后,绿色要多。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绿色科技的技术支撑。一方面,绿色科技是消除工业文明副作用、修复生态环境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绿色科技是各类社会主体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履行生态责任的最佳技术路径。因此,我们要充分依靠和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与此同时,要倡导绿色消费、践行绿色生活。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理念与绿色生活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老子倡导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的处世原则,一直为人所奉行和实践。我们应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培养节俭、适度、朴实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社会群众基础,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