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扶智扶志不放松

2016年11月21日 09:4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马静 汪纯
分享到:    

导致贫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单一的,有短期的灾害、疾病等因素,也有长期的意识、观念、教育、技能等因素。因此,精准扶贫不仅仅是具体战术层次的工作要求,更应该体现为战略上、原则上、理念上的要求;不仅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扶持措施,还需要有长远的眼光。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山南市在扶贫攻坚的这场硬战中,树立了扶贫不但要扶产业、扶资金,更需扶智力、扶志气的思想,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经验值得各地借鉴。

扶贫问题的核心和关键是经济问题。而贫困户在融入产业大潮的过程中,时常面临着技能和市场变化两方面的困难。这就要求精准扶贫要扶起贫困户的脱贫智。一方面要培养贫困户的技能,例如乃东区就围绕驾驶、纺织、缝纫等11项技能对290名贫困、低保户进行了就业指导和培训,让贫困群众知道,我们无论多么贫穷,只要有脱贫的信心、恒心和决心,并用勤劳的双手去拼搏,在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帮扶下,一定能走出一条致富奔小康的康庄大道。另一方面要培养贫困户和贫困地区的市场观念,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抵御市场风险。为此,山南市在严守生态安全红线的基础上,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植业、养殖业、产品加工业、传统手工业、乡村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牢牢抓住特色来打造品牌、赢得市场。同时,让龙头企业对口帮扶贫困区产业,让龙头企业的管理模式、营销方法、知识技能武装起贫困户的头脑。

古人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时的贫穷不可怕,就怕思想堕落,失去斗志,抱着“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安于贫穷。山南市制订了《进村入户宣讲精准扶贫工作活动方案》,全面准确、广泛深入地宣讲好精准扶贫工作,扶起了贫困户的脱贫志。

显而易见,要想更有效地发挥扶“智”扶“志”的作用,让贫困人员靠“一技之长”看到希望,看到曙光,不仅要用精准的方略消除物质上的贫困,更要用智慧方式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用志气消除思想上的贫困,彻底让贫困成为“过去时”。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