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过后,拉萨的天气日益变冷,昼夜温差加大,感冒的人也渐渐多起来。
近日,家住林廓东路中段的次仁央宗,感冒发烧,有些不适,虽然离市人民医院很近,但她仍然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拿药、打针。她觉得小病在社区就能看,药品还是“零差价”,没有必要跑到大医院去。
次仁央宗的想法体现出了许多百姓就医观念的逐步转变。而这种转变与国家在医疗体制改革中大力推行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分不开的。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逐步实现从全科到专业化的医疗过程。
这种制度给像次仁央宗这样的群众带来的就医变化是:首诊由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诊疗;如果病情超出诊疗能力,则由全科医生将其转至上级医院,由专科医生进一步诊疗;病情稳定后,再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如果是大病急病需要急诊,则可直接前往大医院诊疗。这种制度可以逐步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可以看到,分级诊疗的确取得了明显成效。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合理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均等化,既促进了基层医疗资源的利用,也使大医院有更多精力用在疑难杂重病症患者上。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的现象得到了改善,群众就近看病、低价看病成为了一种大趋势,“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
当然,这种制度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群众对基层医疗机构优势的知晓度不够,对其硬件设施和医疗水平仍心存疑虑,基层医疗机构本身缺少高水平全科医生,药品种类有限,转诊过程繁琐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分级诊疗制度进一步优化完善中逐步得到解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越来越多像次仁央宗这样的群众会首先选择到基层医疗机构看病。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