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师范教育也需“供给侧改革”

2016年12月28日 09:4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雅慧
分享到:    

如果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则是名副其实的奠基者。如何发展好教师队伍,事关我区教育改革发展全局,事关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无疑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战役。

今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四个“引路人”的定位,凸显了党中央对教师地位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教师教育”,也就是师范教育和教师职后教育,这是教育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队伍建设仍面临不少问题。

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教育的“供给侧”严重“失衡”。数据显示,2006-2015年,我国平均每年师范毕业生为70.16万人,而平均每年仅37.89%的师范毕业生能够进入中小学教师岗位。其次是性别失衡严重。抽调显示,全国27所在校师范生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女生达65.3%,男生仅占34.7%。三是学科分布不合理。一些长线学科如语文、数学学科教师相对富余,体、音、美、劳动技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程教师严重不足。

教师培养最关键的问题,是要坚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笔者认为,教师需要专门培养和培训,需要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能力两个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从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到教师需要具备怎样的学科知识,再到教师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爱护学生、如何指导帮助学生成长,都需要从“教育专业”中学习。我国未来的教师培养体系,应该具有这样的系统设计。

当然,我区基础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教师教育中更应该因地制宜,增强实效性,克服“一刀切、齐步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为先,重在立师。时代呼唤高素养的教师队伍,迫切需要教师教育的深化改革。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