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做好贫困户精准识别

2017年02月16日 09:5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晓勇
分享到: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启动以来,昌都市卡若区日通乡雄达村村“两委”班子成员斯朗巴姆有个深刻的体会,那就是不少村里的富裕户也闹着要当“贫困户”。究其原因,受“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种落后思想观念影响颇深。村民普遍认为,只要不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国家就会有各种好政策来支持。

“等、靠、要”思想就这样影响着一个家庭的生活,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存质量。真贫困户、假贫困户层出不穷,只因人们习惯了等待政府部门来“发钱”“发物”。

现在,脱贫攻坚战正在深化,工作重视程度之高、政策举措之实、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要说,精准扶贫是惠及民生的大好事,有助于保基本、保底线、保民生,其前提是精准识别。

已然,精准识别成为新一代“高频词”,精准识别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精准识别的复杂性,也影响了一个区域脱贫攻坚工作的进展。一个地方如果存在富裕户也想当“穷人”的社会风气,那一定是存在利益驱动的观念,但其道德意识也绝不容忽视,需要各方协调配合,深入查找原因,究其根本,解决问题。

作为全国唯一以省区为单位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扶贫攻坚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在深刻认识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的基础上,一方面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认识脱贫攻坚工作;另一方面还要按照法律法规规范扶贫工作,有序高效地加以推进。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着重挖掘内在潜力,着力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坚决避免争当“穷人”成为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