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信息化建设是近年来法院工作的“关键词”。笔者认为,真正了解法院信息化建设对老百姓的现实意义才是法院工作者首先需要明确的问题。
时代在发展、在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信息需求量也有了很大改变。“为什么法庭这么判?”“媒体不是这么说的,我也认为法庭判得有问题。”“这判决结果是不是有什么‘猫腻’?”……在碎片化信息充斥的时代,人们习惯用自己看到的一两个言论去定义一件事情,尤其是像法院判决,“关着门”决定一项重要的事情,人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对判决结果进行各种揣测,此时谣言很容易随之散开。
除了依法不得进行公开审理的案件,其他所有案件如果从审判到执行都可以做到完全公开化,那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因此,我们要继续大力实施“天平工程”,加强法院信息化建设,深化司法公开,实现审判执行全程留痕。建立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通过网站、短信、微信等多种渠道推送案件流程信息,法院主动向当事人告知,保障当事人的知情权。建立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国法院案件信息的集中管理、实时统计。加强庭审直播网建设,推进庭审全程录音录像。推进网上办案,加强对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个环节的信息化管控。
所以对老百姓来说,法院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就是更好地保障当事人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原事情真相,除此之外,还有提高审判工作效率、降低人民法院司法成本、方便群众诉讼、减少当事人诉累,使群众能充分感受到诉讼的轻便快捷,等等。
笔者相信,在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法院工作者会在改变中进步并得到信息化的便利,信息化将渗透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也能让老百姓在不知不觉中体验信息化的福利,让审判、执行工作在更高效便民的路上顺利前行。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