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精准扶贫基层是关键

2017年03月23日 15:45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玉珍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距离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时间紧迫。当前,我区扶贫工作依然面临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集中连片、局部贫困突出、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普遍、相对贫困突出等困难和问题,全区上下都在加大扶贫脱贫的工作力度,驻村干部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基层是关键,农牧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牧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广大驻村干部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提高他们的知情权、参与度、获得感,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与活力,最大限度凝聚扶贫脱贫正能量。

要围绕提高农牧民素质,开展政策法规宣传。驻村干部要把宣传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等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积极引导农牧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等靠要”等消极被动思想,使发展意识、脱贫致富意识、全面奔小康意识入心、入脑,变成群众自觉行动,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惠民政策的温暖,增强发展特色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

要围绕培育新型农牧民,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广大驻村干部要立足扶贫先扶智,努力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产业的能力,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根据劳务市场需求,组织农牧区闲余劳动力开展传统技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等专业培训,让困难群众脱贫就业有保障。

要围绕解决发展瓶颈,开展富民产业增收。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发展后劲和“造血”功能,是确保扶贫取得实效的关键。驻村干部要全力争取政策扶持,将发展能力强、信誉度高、带动效果好的种植、养殖企业和大户作为主要贷款对象,着力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和农民创业融资难题。要培育产业,因村因户施策,以特色优势产业为主导,引导群众积极培育壮大产业基地规模,真正使农民有稳定、持续收入来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