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传统工艺的新生

2017年03月30日 11:5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波
分享到:    

近日,国务院相关部门印发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部署促进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与振兴。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文化之所以能不断传承而没有中断,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代表文化传承的传统工艺的传承,历经千年而积淀丰厚、传之久远的传统工艺蕴含着精湛的技术与丰富的知识,更负载着整个社会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功用价值,使得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绚烂多彩的外在形式和深远厚重的文化内涵,彰显和改变着人们的审美意识。从陶瓷、丝绸等到今天涵盖整个生产生活领域的各项传统工艺,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长期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工艺美术受到越来越强烈的冲击。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忽视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手工技艺与机器生产的矛盾加剧,这一切都使得传统工艺面临着严峻挑战。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印发对于传统工艺的振兴是一个契机。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发展传统工艺美术事业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特征在于以人为本的活态传承,传统工艺美术作品与产品以物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制作的技艺与知识却积淀在人的身上,其中绝大部分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因此,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要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与方法,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框架中来。

继承并创新是传统工艺传承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相关体制机制、政策保障、相关研究理论体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需要不断完善。保护与发展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更要有相关保障措施。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广泛开展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城乡残疾人、返乡下乡创业创新人员、民族地区群众的手工艺技能培训,鼓励其从事传统工艺生产;需要落实支持政策,传统工艺企业符合现行小微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税收优惠政策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需要加强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适合传统工艺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鼓励社会参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传统工艺企业。

中国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了景德镇陶瓷、泥塑、传统剪纸、竹编工艺、漆器陶具、玉器工艺、年画、唐卡等数不清的传统工艺,这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们所代表的内容大都代表了精神活泼向上的寓意,其传承必将为我们民族留下宝贵的文化财富。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