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三结合”开展好灾后重建工作

2017年05月02日 09:4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扎西顿珠
分享到:    

两年前,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日喀则市聂拉木、吉隆、定日等县受到不同程度的灾害影响。时至今日,行走在受地震影响较重灾区,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一个个村庄各具特色,灾区群众住进了新房,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改善。

日喀则市根据区党委、政府“两年基本完成、三年整体跨越、五年同步小康”的重建目标和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大干两年、三年见效、建设一个美丽日喀则”的总体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布局,灾后重建工作成效显著。如何更好更科学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笔者认为,灾后重建工作要与该县实际、特色小城镇、脱贫攻坚充分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注重行动,确保灾区群众住上新房。

首先要将灾后重建与本地特色相结合。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和小城镇,是灾后重建中的一个重点,要因地制宜地完成科学、实用、美观的藏式特色民居建设。在重建民房的工作当中,要节约用地、节约资源、节约费用,处处为受灾群众的利益着想。

其次要将灾后重建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农牧区是灾后重建的难点和重点,要切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科学制定灾后重建的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尊重群众意愿,考虑群众的实际承受能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对居住在自然灾害易发区和不适宜居住区的受灾群众,通过易地搬迁等方式,妥善予以解决。为了确保灾后重建工作高质量完成,要认真落实灾后重建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监管。

还要将灾后重建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中央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抢抓灾后重建机遇,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稳定,一手抓灾后恢复重建,坚持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用好扶贫项目资金,增加发展的持续力,带动受灾群众进行再就业,为脱贫攻坚做好硬实力保障,帮助贫困群众“换穷貌”。

此外,灾后重建工作不仅要重视灾民灾后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更要重视灾民今后的发展问题,绝对不能出现因灾致贫。因此,灾后重建不仅要站在立足现实的角度,更要站在长远发展的高度,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规划引领并带动灾后重建。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