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让“企帮村”更接地气

2017年05月11日 09:3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珊
分享到:    

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精准扶贫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也是开创新时期工商联事业新局面和树立广大会员良好社会形象的需要。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民营企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把企业和帮扶村组织起来,开展“企帮村”活动,是创新和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行之有效的新路子,对发展帮扶村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维护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如火如荼的帮扶行动中,笔者认为,更应让“企帮村”精准扶贫行动接地气,建立“六型”结对模式。

产业发展型。企业利用自身的市场信息、人才技术、资金管理、社会资源等方面优势,结合帮扶村资源优势,打造当地特色产业,或为帮扶村农产品提供产、供、销等服务。

项目带动型。企业根据自身产业链需要,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实行村企合作,实现合作共赢。

资金扶持型。一方面是企业通过参与赈灾、扶贫、敬老、助学、扶弱等活动,帮助贫困户特别是缺乏劳动力或因病、因灾、因学等造成生活困难的贫困户渡过难关。另一方面,帮助帮扶村修建道路、水利、文化活动场所,进行改水、改厕、绿化、美化工程,改变“脏、乱、差”落后现象,改善帮扶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劳力转移型。企业利用自身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生产技能等资源,对贫困农户进行订单培训、定向培训、业务指导并帮助实现就业,优先吸纳贫困村劳动力,实现吸收一人务工,帮扶一家人。

发展顾问型。发挥企业人才、智力密集的优势,为结对帮扶村经济社会发展理清思路,开展顾问、信息传递和创业指导,使企业理念融入帮扶村和贫困户发展,提高帮扶村自身“造血”能力。

招商引资型。帮助结对村(社区)引进个私企业、投资业主、建设资金、合作伙伴,促进结对帮扶村实施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劳动力转移。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