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新华网评:让传统文化在创新中获得更大张力

2017年06月01日 10:23    来源:新华网    记者 杨飞
分享到:    

1121057281_14961086335041n.jpg

5月28日,小学生在制作立体龙舟。当日,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举办端午节主题活动,孩子们缝制艾草香包、制作立体龙舟、书写端午诗词,喜迎佳节。新华社发(周良 摄)

又值端午,粽叶飘香。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就端午节而言,其就有划龙舟、吃粽子、插艾蒿、灭蚊虫、游四方等多种习俗。在这个麦黄粽香的节日里,我们要做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民族的灵魂。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包粽子、吃粽子,就是对端午文化的一种传承,有助于从中挖掘仁爱、民本、正义等思想时代价值,以及敬业乐群、扶正扬善、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

当代中国需要中华传统文化,世界文明同样需要中华传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也正是在“古今”“中西”之间,获得了更大张力。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日益渗透到全世界,古老的端午节一步步地走入了世界各国的视线。在东南亚、日韩、欧美等地,赛龙舟变身为国际赛事,粽子也加入了西餐味。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唯有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比如,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相加就能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这几年,端午期间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等活动风靡网络,让古老端午节实现了与“数字化”浪潮的完美结合。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筑梦征程中,把历史传统和现代元素结合,使端午等传统文化以一种更富参与性和共创性的方式久久流传,就能在推进人类各种文明的交流交融、互学互鉴中增强文化软实力。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是13亿多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学校、社区入手,从娃娃抓起,在创新上下工夫,让人们真切感受端午文化魅力,弥补文化内涵与人们心灵的隔阂,进而让传统文化更有张力。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