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产业扶贫,要充分考虑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禀赋、贫困人力资源状况以及市场需求变化,创新工作方式,想方设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不离家、不离土就能融入产业发展。
加速实施产业扶贫,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宜游则游,努力在农村一、二、三产业中形成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速产业培育,要抓住一产、二产、三产的不同特点,分类研究推进。
在做大一产上做文章。青稞、肉奶等主要农畜产品还不能满足“量”的需求。青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突出的医药保健作用,一旦加工成高原绿色食品,其经济效益将成倍增长。要引导群众抓住机会,主动融入,积极作为,全力投入到青稞单产行动计划中,力争丰产丰收,依靠青稞的有效增产促进群众的有效增收。肉奶产量的提高,关键在于转变传统畜牧业发展方式。牧区要控制牲畜存栏量,提高个体生产性能,加大出栏力度,提高牛羊肉产量。
在做强二产上下功夫。农畜产品加工业要立足全区农牧业资源和条件,以提高农畜产品加工能力、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经营水平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做大规模、做深加工、做强品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建立健全适应加工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千方百计降低经营主体的交易成本,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要推进农牧业“接二连三”发展,打造从生产到加工、包装、储运、销售、服务的农牧业产业化链条,把更多农畜产品转化为商品,让贫困群众从全产业链中增收脱贫。
在做优三产上求突破。我区自然风光独特,民族文化底蕴深厚,随着我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快速改善,培育观光旅游、农耕文化体验、乡村手工艺展示等休闲农牧业有较好的条件和基础,一批美丽乡村、农家乐、藏家乐正悄然兴起,已成为农牧区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要充分发挥我区全域旅游资源优势,挖掘乡村生态旅游、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推进农林牧渔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生态游、乡村游、观光游、休闲游、农业体验等业态产品。同时,积极引导贫困人口从事多种经营,开展藏医药、商贸流通、建筑建材交易、交通运输等活动,进一步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让贫困群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