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拉萨市开展“禁白”工作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巩固“禁白”成果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提起“白色污染”一词,相信不少人会对塑料购物袋等造成的环境破坏深有体会。对此,无论是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限塑令”,还是拉萨市“禁白”工作的实施,都受到普遍欢迎和好评。
当然,任何工作的推进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受制于生产生活习惯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禁白”工作还有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部分市民、商家“禁白”意识薄弱,相关执法依据不充分,执法机构不健全,执法力量较薄弱,塑料袋替代品品种单一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禁白”工作向纵深发展。
只有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如何让拉萨市“禁白”工作“更上一层楼”,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要狠抓市区各农贸市场和批发农贸市场、全市各景区的“禁白”工作;严把入口关,切实从源头上禁止一次性塑料购物袋流入。
其次,应在市区各农贸市场增设回收点,加大对批发市场塑料购物袋的回收力度,并在全市逐步建立完善塑料废弃物品回收网点,加大对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力度。
再次,政府应继续落实对环保无纺布袋的补贴资金,将“禁白”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形成常态化。拉萨市巩固“禁白”成果工作已全面推进到关键阶段,为有效推进全市巩固“禁白”成果工作,从源头上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等,加大政府补贴力度非常必要。
第四,要加快“禁白”立法步伐,将“禁白”立法纳入拉萨市立法计划,通过“禁白”立法为“禁白”执法提供法律依据。在立法基础上,组建一支“禁白”专项执法队伍,充实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
最后,需将“禁白”工作纳入全市争先进位目标绩效考核工作内容,切实监督各部门“禁白”工作有效落实。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