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打造智慧气象服务千家万户

2017年07月17日 09:3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段敏
分享到:    

目前,我区各级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成果辉煌,智慧气象“西藏版”呼之欲出。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区智慧气象的“智慧”水平还需提高,离群众的期盼还很远。智慧气象建设还大有可为,须全力而为。

要进一步认识发展智慧气象的必要性。智慧气象是实现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必由之路。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各部门、各行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对气象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智慧气象能使人民群众从气象发展中感受到更多的获得感,有利于气象部门扩展业务、树立服务新形象。可以说,智慧气象的出现,使气象部门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要进一步认清智慧气象的内涵。据某网站的定义,智慧气象是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入应用,依托于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使气象系统成为一个具备自我感知、判断、分析、选择、行动、创新和自我适应能力的系统,让气象业务、服务、管理活动全过程都充满智慧。定义冗长而空泛,在我们看来,智慧气象的“智慧”首先要体现在服务水平上,即融入更多的“智慧元素”,让人民群众用上更快捷、便捷的气象服务,感受到智慧气象的优越性。也就是说,智慧气象“智慧”与否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为衡量标准。

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智慧气象服务大多处在探索阶段,上海气象部门正在探索以政府、社会资本合作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发展智慧气象,广东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集各部门数据于“一张图”,预警发布初具“智慧”色彩。我区虽属欠发达地区,但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气象防灾减灾硬、软件平台不断完善,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覆盖面大幅提升,这些都为我区打造智慧气象“西藏版”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我区有广大的客户群,无论是广大农牧民,还是纷至沓来的旅客都对智慧气象有着迫切的需求。

总之一句话:想作为,才能有所作为。只要我们从“智慧”的角度进一步提高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水平,促进气象观测更加智能化,就能有效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就能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智慧”的气象服务。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