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

2017年08月23日 11:2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分享到:    

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的成功实践 继续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

—“喜迎党的十九大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讨会暨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观点综述

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进一步推动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喜迎党的十九大,2017年8月18日上午至19日上午,自治区社科联以“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的成功实践”为主题,召开了“喜迎党的十九大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讨会暨西藏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与会的社科理论界同仁共聚一堂,通过深入研讨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的成功实践,进一步推动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大家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认真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不懈奋斗,开创了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西藏正在走向更加美丽的明天。大家表示,要以喜迎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为动力,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学习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学习研究,积极建言献策,为推动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的成功实践贡献力量。

一、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进一步把西藏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立足党和国家工作战略全局高度,深入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治久安大计,形成了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2013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西藏代表团审议时,首次明确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2015年8月,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系统总结和创造性继承我们党的治藏方略,深刻阐述和回答了在新的历史阶段做好西藏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绘就了西藏稳定发展的宏伟蓝图;同年,在自治区成立50周年前夕,又作出了“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指示。与会人员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西藏实际相结合的新飞跃,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2017年6月14日下午,自治区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集体学习会,再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论述。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同志在学习会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关心西藏各族人民,不断丰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把西藏工作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在党的西藏工作历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开辟了我们党稳藏兴藏的新纪元。实践充分证明,西藏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好形势好局面,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正确指引的结果;西藏工作的点滴进步,无不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英明正确。与会人员认为,吴英杰同志的讲话精神,集中代表了西藏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对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自治区所取得的巨大发展进步,正是来自于对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思想的成功实践。

二、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为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西藏篇章不懈奋斗

与会人员认为,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巨大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民主法治不断推进,统一战线发展壮大,宣传文化富有成效,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团结持续巩固,宗教实现和睦和谐,改革开放逐步深化,援藏工作力度加大,党的建设全面加强。从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来看,全区生产总值持续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点,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在20%的增长点。2016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7875元,增长了10%,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316元,增长了13%,精准脱贫取得显著成效。通过落实各项支农强农惠农政策,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42%。以公路交通建设为主的铁路、航空、管道协调发展的立体化交通运输网基本形成。2012年到2016年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00亿元,缓解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2016年11月召开的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又作出了“坚定不移维护社会稳定、坚定不移促进经济发展、坚定不移建设美丽西藏、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这四个“坚定不移”,是进一步全面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

与会人员认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在西藏得到全面实践的根本保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是我们党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在要求,是衡量党员干部政治上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自治区党委、政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战略思想;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切实增强核心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绝对权威;切实增强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这就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根本保证。

与会人员认为,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中,牢牢坚持了“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工作原则。自治区党委、政府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目标,坚持依法治藏的工作原则,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全面推进各项工作的法治化进程。坚持富民兴藏的工作原则,把增进各族群众福祉作为兴藏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民族团结和民生改善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让各族群众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出台了一系列惠民利民、利寺惠僧的政策措施,使广大群众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坚持长期建藏的工作原则,坚持慎重稳进方针,一切工作从长计议,一切措施具有可持续性。坚持凝聚人心的工作原则,把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结合起来,把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新旧西藏对比教育、感党恩教育、“四观”“两论”、反分裂斗争教育、“四讲四爱”教育等等,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认同。坚持夯实基础的工作原则,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把基层组织搞强,把基础工作做实,深入实施“强基惠民”工程,深化干部驻村驻寺,依法加强寺庙治理,不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与会人员对今年以来正在深入开展的“讲党恩爱核心、讲团结爱祖国、讲贡献爱家园、讲文明爱生活”这一“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尤为关注,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认为,这一教育实践活动,是区党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重大举措,是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程,关乎党的西藏事业的长远发展和全局利益,是区党委审时度势、立足全局,结合西藏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活动的深入开展,有助于全区各族人民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有助于巩固各族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全区人民而言,是一次思想上的洗礼、认识上的升华,事关巩固党在西藏执政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基层基础。有学者强调,“讲党恩爱核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素养。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讲党恩爱核心”的基本政治素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西藏和平解放和不断发展,实现中国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伟大历史功勋,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讲党恩爱核心”基本政治素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伟大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会分配现实,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讲党恩爱核心”的基本政治素养;维护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要求公民必须具备“讲党恩爱核心”基本政治素养。因此,要通过深入开展“四讲四爱”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培育和不断强化西藏各族人民的这一政治素养,做到知党恩、感党恩爱核心、跟党走,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三、以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引,进一步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

西藏的成功实践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是做好西藏工作的根本之道。为此,与会人员就以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引进一步做好西藏工作,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学者们对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倡议尤为关注。大家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为西藏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南亚大通道建设又为我们融入“一带一路”指明了路径。为更好地抓住机遇、融入“一带一路”,今后西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统筹西藏融入“一带一路”的顶层设计。《西藏面向南亚重要通道建设规划》已获自治区政府通过。在此基础上,需在加大对相关政策的研究下,制定出具有短期可操作性、中长期可预见性、未来有可实现性的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顶层设计。第二,提升经济发展的自身动力,提升西藏本地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使得西藏各族人民从中分享红利。第三,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交通通道,使得西藏成为南亚的一个重要节点。第四,加强对外开放的能力,积极加强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大“引进来”“走出去”力度。第五,储备融入“一带一路”的人才队伍,将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一带一路”顶层设计中,为倡议的有效实施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第六,扩大文化影响力,利用西藏与接壤南亚国家和地区在历史、文化上有着深厚渊源的优势,积极扩大文化交流合作。

有学者对建设西藏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了一些思考,指出对于西藏这样的边疆民族地区而言,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体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的国家意志和人民意愿,从多方面和多角度去探寻建构的路径与方法。第一,要认真挖掘和提炼西藏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思想价值。深刻认识西藏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按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要求,挖掘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容,汲取合理思想内核、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西藏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相适应,与西藏社会的现代化发展相协调。第二,在西藏社会不断增进群众的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西藏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就是要不断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不断增强各族干部群众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促进各族干部群众的“五个认同”思想不断强化,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强化。第三,深入开展中华文化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斗争。要持续开展面向大众的民族文化宣传普及教育,通过出版读物、媒体宣传、主题教育等各种形式,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和唯物论、无神论的教育;同时,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坚决抵制达赖集团和国外反华势力的渗透破坏活动,不断挤压分裂分子的活动空间,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错误思想的渗透和影响的能力。第四,弘扬与中华民族精神相契合的区域民族精神。在与祖国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西藏逐渐形成了诸多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精神相契合的区域民族精神。应大力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两路精神”。第五,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反映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精神追求和价值诉求,构建西藏各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六,增进各族干部群众的民族自觉和自信意识。西藏文化与其他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建设西藏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具备一定的民族自觉和自信意识,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脱贫攻坚事关全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期间,全区必须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有学者指出,脱贫攻坚必须打破传统路径依赖,坚持改革方向、问题导向,聚焦精准,大胆进行具体路径创新。(1)创新扶贫目标体系,做到“三明确”。一是明确脱贫的具体标准。从贫困人口来看,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其他因素,2020年脱贫标准预计在人均可支配收入4000元以上,大致能够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基本水平。脱贫攻坚期间,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要保持在16%以上。二是明确阻断返贫的具体措施。尤其要注意,对率先脱贫的县,实行扶贫优惠政策不变,扶贫投入力度不减,对口帮扶单位不撤,防止返贫现象发生。三是明确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具体措施。为从根本上阻断代际传递,要深入实施教育脱贫攻坚工程,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或免费职业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群众创业增收能力。(2)创新资源整合机制,建立“五到县”制度。建立扶贫投入县级整合平台,实行资金、项目、招投标、管理、责任“五到县”制度。按照“全面统筹、县为主体,简政放权、源头治理,瞄准贫困、精准施策”的思路,采取“上级部门出料、基层统筹炒菜”的模式,自治区、市(地)对项目资金管总量不管结构、管任务不管项目、管监督不管实施,放权由县级统筹安排。(3)创新扶贫投入机制,完善多元投入体系。一是稳定财政扶贫投入。二是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发挥金融扶贫的撬动作用,筹备西藏扶贫投资基金,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采取“扶贫经济实体+贫困户”的资金投放方式,通过扶贫经济实体从资金管理部门统一承贷、承还扶贫专项资金,承揽扶贫项目,组织贫困户连片开发,实行适度规模的专业化生产。三是动员社会扶贫参与,进一步健全社会力量帮扶投入机制,为扶贫事业注入强劲动力。四是优化援藏扶贫投入,将援藏扶贫纳入对口援藏考核体系,80%以上资金用于改善民生和脱贫攻坚。有同志指出,调查发现,在西藏农牧区,慢性病与贫困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因果关系。西藏农牧区家庭支出中,药品、医疗相关费用支出的比例为22.05%,其中贫困家庭与非贫困家庭医疗支出比例分别为29.58%和14.01%;贫困家庭的医疗支出比例分别是农牧区家庭和非贫困家庭的1.34倍和2.11倍,显著高于农牧区家庭平均水平和非贫困家庭水平。这表明,医疗支出是西藏农牧区贫困家庭的重要支出项目,贫困家庭的医疗需求大。为此,要在扶贫资金中设立专门基金用于贫困家庭成员的医疗救助,将慢性病纳入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为慢性病治疗提供财政支持,将慢性病住院间接费用纳入到医疗救助范围,并提高慢性病门诊补偿水平。

产业化是我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出路,有学者对我区农业产业化的改革与创新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1)坚持财政扶持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积极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客观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牧民增收、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等重大战略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强化产业支撑为保障,创新财政支持模式,广辟资金来源渠道,建立稳定的、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积极发挥财政在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引导、推动和保障作用,努力培育西藏农业产业化新高地和新增长极,促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2)确保产业化资金的充足、合理供给。加大扶持力度,转变发展思路,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进一步在政策、资金、信贷等方面加大对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转移就业多、信誉高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健全市场体系,按照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提质增效的要求,充分利用特有的农牧业资源条件,引导特色优势产业集中规模经营。(3)确保产业化资金的高效使用。培育市场主体,带动产业发展,把分散的农牧民组织起来,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完善体制机制,严格后续管理,深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规模的土地流转机制,适时出台促进土地流转、扩大规模生产的具体政策;完善专业合作组织体,研究解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中的各类问题,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建立对龙头企业的奖励制度,制定更加明确具体的优惠政策,引导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投资特色优势农牧业产业开发,探索建立各种形式的产业发展投入机制,不断增强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后劲;认真研究特色产业项目建后管理工作,重点在管理体制上深化改革,在运行机制上完善规章制度,切实把项目建后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4)强化科技支撑,发挥政府职能。强化技术推广,提高科技含量,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实用技术全面落实到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的各个环节,突出抓好农作物新品种法与推广、特色优势畜种选育、粮油作物提质增量、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特色农牧业增值、农牧业标准化、农业生态环保、重大动物疫病和植物病虫害防控等科技工作;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尤其是对基层干部和农牧民群众开展文化教育和技术培训,全面提升农牧民整体素质,培养一批农牧民科技明白人,形成重视科技、运用科技、推广科技的良好氛围。要转变政府职能,抓好引导服务,各级组织和领导对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工作应进一步引起高度重视,帮助解决产业开发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效组织保证。

我区城市化水平不高,大部分地域为农牧区,大部分群众为农牧民,学者们对西藏乡村治理也给予了很大关注。有学者指出,要牢牢把握西藏农牧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意识形态是执政党的思想旗帜和宗旨纲领,增强西藏农牧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稳定西藏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之一。牢牢抓住舆论宣传的主阵地不动摇,坚持从严治党反腐倡廉的劲头不放松,坚持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懈怠,坚持抵制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立场不能变。这样才能确保我党牢牢把握西藏农村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有学者强调,要不断推进西藏乡村法治化进程,确保西藏乡村法治化有明确的指导思想,能够顺应依法治藏的内在要求,从多方面保障农牧民的合法权益,规范农牧业生产和生活,实现农牧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人民幸福,推动西藏农牧区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有学者指出,我国的现行社会管理模式已经趋向现代化、人性化,管理与服务并重,西藏农牧区的社会管理也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全区各族人民的期待,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从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出发,增强多元主体、利益纠纷、资源整合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增进各民族团结互助,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有学者认为,我区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中形成了自身经验。我区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坚持依法管理与社会管理、属地管理、民主管理相结合,借鉴“网格化”管理模式,并创新推进“双联户”管理模式,改进了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实现政府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制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作用,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提升网格化管理水平,促进西藏基层形成了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的新常态。

非公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同志指出,在富民兴藏方面非公经济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快非公经济发展是富民兴藏的重要举措。今后几年是我区加快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放缓的大背景下,非公经济的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我区“十三五”规划目标的实现,也会影响到西藏的长远发展。实现富民兴藏,必须正确处理好国家投资与社会投资的关系,既要用好中央政策,争取国家更多投资,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做大固定资产总盘子。为此,必须更好发挥工商联作用,推动非公经济快发展大发展,努力为富民兴藏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大家还就服务型政党建设、西藏传统文化的创新、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西藏农牧业产业化、涉藏互联网空间治理、科技兴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责任编辑:央宗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