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精准康复服务要多措并举

2017年10月10日 08:2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张尚华
分享到:    

康复是残疾人的基本民生需求,保障残疾人基本康复需求是实现残疾人与全国一道共建共享小康社会的前提、基础。

《“十三五”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有需求的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的比例达80%以上”。为实现这个目标,组织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便是顺应新的时代任务要求,贯彻落实“供需对接,精准解困”思想,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准确把握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的核心要求,努力确保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顺利实施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建立规格更高、涉及面更广、更强有力的领导机制。残联、财政、卫生计生、民政、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妇联等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联动机制,做好工作部署,开展督导检查,筹集并统筹使用相关经费,从而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范围更广、内容更多的服务。

二是努力实现康复服务机构多样化、社会化、专业化。在康复服务机构选择方面,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残疾人康复机构、残疾人专门协会、助残社会组织等相关机构或组织都可以作为康复服务机构,既可以减轻各级尤其是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负担,又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更加多样的选择。

三是调动基层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以县(市、区)为单位,因地制宜制定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工作方案,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有效性,调动地方开展相关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为确保相关工作在基层的有效落实,由社区康复协调员与社区(村)医生共同组成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小组,同时加强康复人才建设,通过争取人才培养项目、培训经费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人才,提高广大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四是坚持服务为本,突出精准要求。“普遍、主动、有效”是精准康复服务行动的要求。要坚持以残疾人差异化、个性化需求为本,筛选出有康复意愿、有康复空间的患者开展康复试点工作,制订详细的康复计划,调配服务人员,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上门康复训练,为残疾人提供更加精准化的助残服务,这样他们普遍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的目标才有望实现,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才不至于流于形式。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