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波恩气候变化大会成果盘点

2017年11月20日 09:47    来源:新华社    记者 记者 张毅荣 田颖
分享到:    

6日开幕的联合国波恩气候变化大会经过各方艰苦谈判,18日清晨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名为“斐济实施动力”的一系列成果,就《巴黎协定》实施涉及的各方面问题形成了谈判案文,进一步明确了2018年促进性对话的组织方式,通过了加速2020年前气候行动的一系列安排。

关键紧迫 成果积极

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说,本次大会虽然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平衡反映了各方关切,为《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如期完成、持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和支持力度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次大会是在全球气候行动迫在眉睫和全球气候谈判进入关键时期的背景下召开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巴黎协定》规定的各项任务,为2018年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的谈判奠定基础。

本次大会主席国是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太平洋岛国斐济。斐济总理弗兰克·姆拜尼马拉马说,气候变化导致的各种威胁不断增多,“无论生活在何处,人类都是脆弱的”,在应对气候变化上没有时间可以浪费。

分歧拖延 中国“搭桥”

本次大会闭幕时间比预期推迟一天。解振华介绍,资金问题是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谈判中较难达成一致的问题。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发达国家承诺2020年前每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气候资金。目前距离实现承诺目标仍有不小差距。

大会期间出现的分歧还包括如何安排2018年促进性对话、是否将2020年前气候行动列入大会下一步谈判议程等。

促进性对话是指各国就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和自主贡献目标展开交流。发展中国家认为,促进性对话应主要围绕2020年前的行动和承诺展开,而发达国家则倾向在对话中展望2020年后的未来。

围绕2020年前气候行动,发展中国家也与发达国家展开交锋。谈判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呼吁在《公约》缔约方大会框架内设置专门议程,重点讨论相关问题。发达国家对此表示反对。

中国贡献 世界点赞

中国在本次大会中的建设性表现和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受到参会人士的肯定与好评。

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说,明显感到中国释放出经济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信号,这为本次气候谈判注入了新的能量。马尔代夫能源和环境部长索里克·易卜拉欣表示,“如果领导力是由行动决定,那中国已经远远走在前面”。

《公约》秘书处政策与项目协调办公室主任马丁·弗里克表示,由联合国与中国多年来在气候变化大会上联合举办的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高级别论坛,是双方共同推动南南合作意愿的体现。

(据新华社德国波恩电)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