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构建和谐秀美乡村

2017年11月20日 09:4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陈志强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牧民群众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改善和提高是提升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最主要内容。因此,实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就成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具体体现。

当前,众多偏远行政村,受生活习俗守旧、经济发展滞后、收入水平低、交通不畅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均未得到有效处理,农村“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而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有利于示范区内饮水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科学规划是前提。要坚持一切从农村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坚持以低成本投入,低资源消耗的方式来推进村庄规划建设。要确定村民在村庄规划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村民自主自愿规划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凡是村民不认可的规划项目,不能强行推进;凡是村民一时不能接受的项目,要先试点示范,让村民逐步理解接受。

规范化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保障。改善人居环境建设除了保障建设严格按规划实施外,尚要着重“三控”:控用地,严格控制建房用地,避免零星分散,建设上规模的聚集点;控标准,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以保证从现在起新的农牧民住宅符合全面小康标准;控质量,严格按图施工,确保建设质量。通过“三控”,营造有序氛围,使农村人居环境建设走上规范化道路。

加强后期管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关键。积极发挥农牧民群众在农村基础设施施工中的主体作用,筹建用水协会、环境协会、股份合作社等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由协会负责工程维护管理、费用收取,以及工程更新改造。

提高农牧民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础。通过宣传栏、会议宣讲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村容整洁的舆论宣传和农村环保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动员全村群众积极参与村容整洁行动,推动全村环境建设活动的全面展开。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