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厕所革命”需“软”“硬”兼施

2017年12月11日 10:03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巴桑次仁
分享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厕所革命”工作又作出重要指示:“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把“厕所革命”作为一项得民心、顺民意、惠民生的重大工程,精心部署、强力推进,打响了一场“厕所革命”的漂亮仗。2016年底,全区开始在交通沿线主干道、旅游景区及县(区)、乡(镇)、村(居)、加油站、商业网点规划新建、改建厕所1934座,计划投资约20亿元。截至今年11月30日,全区厕所项目已累计开工建设404座。

虽然,我区“厕所革命”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由于历史、地理、观念等各种原因,当前我区公厕供给不足、分布不均衡、管理不善等问题依然存在。笔者认为,“厕所革命”是一项长期工程,短期出成绩快,长期推动却不易,只有既抓好硬件建设,也注重养成文明如厕习惯,方能把“厕所革命”进行到底。

当下,我区“厕所革命”正逐步向纵深推进。值得注意的是,在硬件设施条件普遍改善的同时,软件建设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出来。因此“厕所革命”不单要改善硬件设施条件,对厕所来一场脱胎换骨的革命;也要改变如厕者的文明习惯,以及管理者的工作方式等。通过“软”“硬”兼施,力争达到“厕所革命”预期目的,真正成为惠民利民的好事、文明建设的实事。

众所周知,现在,许多地方的公厕硬件设施建得并不算差,但里面的卫生状况、如厕体验却并不匹配。原因就在于如厕者的文明素养、文明习惯并没有同步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并没有及时跟上,以至于厕所内异味弥漫、乱涂乱画、非法张贴的现象司空见惯。这表明,“人”的改变往往比“物”的改变更难,更需要我们下足功夫。也就是说,“厕所革命”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改变我们大家的观念。所谓“革命”,就是要从理念上进行改变,改变过去厕所就是个“藏污纳垢之地”的传统旧观念,提高厕所保洁意识,人人争做保洁员,要像爱护自己家的环境一样维护公厕环境。当然,前提是厕所也要有专门的保洁员,进行日常的清洁、消毒和维护工作,并有专人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管辖厕所的管理部门应对此有所作为,并适时进行升级改造。

进入新时代,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瞄准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撸起袖子把“厕所革命”这项民生工程建设好,共同创造出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