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极少数地方政府因一味追求GDP快速增长,用青山绿水作代价,带来了看似繁荣富足的经济表象,但留下了满目疮痍的黑脏臭环境。
曾几何时,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指标主要考核GDP,一切以GDP为目标。只要经济搞上去了,领导干部的考核成绩就会比较“漂亮”。但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恶果,远远超出了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以后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都难以恢复。
所幸的是,这种情况已一去不复返,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更是吹响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全面加强环境保护的“集结号”。
笔者认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行的现阶段,严格的问责追究制度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第一,在干部考核体系中引入生态文明指标。严格执行绿色GDP考核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的终身追究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提拔任用相挂钩,让干部、负责人时刻紧绷生态文明这根弦。
第二,要不断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各项规章制度,划定环境保护的“底线”。通过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牢固树立经济社会前进中的绿色发展理念,各负责部门要认真履职,将环境保护作为发展第一要务和检验干部政绩的第一指标。
第三,要敢于从向底层官员问责变为向高层官员问责,从严从实从细彻底治理环保“老大难”问题,失责必问、问责必严,如此才能让管理层面真正负起责来,与群众一起守护好绿水青山。
最后,生态环境问题不是环保部门或环保官员一个部门或一个人所能解决的难题,而是整个社会面对的大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人人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坚持全民共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从源头防治,破解企业违法成本低的“难题”,力争取得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新胜利。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