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今年,两会提出要“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我们要携手行动,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多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对此采取多项强有力的措施,并取得了实效。这次宪法修正案将生态文明写进国家根本大法,使生态文明在宪法中确定下来,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更有力保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须从制度顶层设计、生态文化培养和协同治理创新三个层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制度构建是践履绿色发展的强力保障,是决策监管、审计督查到考评问责的系统工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关键,因此,查补制度漏洞、加强制度衔接和提升制度实效需坚持正义原则,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
文化培养是推进绿色发展理念达成共识和行动自觉的内在动力,涉及生产行为、消费习惯、政绩观念乃至生活态度的根本转变。要将山水林湖田视为生命共同体,弘扬其具体时代特征、地方特色和人本精神的生态文化。同时,文化宣传与制度要相辅相成,为践履绿色发展提供思想引领及行动遵循,使每个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建设者和监督者。
健全生态治理体系是发展理念走向实际的核心任务,包括治理对象、治理主体、治理政策与治理目标。无论是治理对象的精准覆盖、主体权责的分工联动,还是政策工具的组合配套、目标规划的统筹评估,都应树立协同共治的整体思维。从协同治理视域探寻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治理结构,建立区域协同、信息共享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等均有助于。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