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测云,造福人民。这是古往今来气象工作的神圣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气象部门树牢新发展理念,为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支撑。2018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笔者认为,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深化气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推动气象服务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要狠抓规划落实,推进业务保障能力建设。抓好规划落实,推动重点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十三五”规划项目可研审批工作。优化站网布局,强化装备保障能力,推进偏远地区无人气象站建设,填补气候观测空白区。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大数据高效应用,为部门内外用户提供权威、标准的数据服务。发展智慧气象,使“以人为本、无微不至、无所不在”的气象服务理念落到实处。
要服务保障民生,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气象部门要始终绷紧气象防灾减灾救灾这根弦,加强各类突发事件和重大活动的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强化风险防控意识,聚焦预警信息汇集与发布两个环节,建设完善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预警信息第一时间直达政府决策者、部门应急责任人、企事业负责人和社会公众,着力提高预警信息及时性和覆盖面。
要围绕美丽西藏建设,提升生态气象服务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品牌,开展好“两江四河”、科学种树、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监测等重点生态保护工作的监测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支撑,围绕生态旅游、健康旅游的服务需求,制定西藏旅游生态气象要素的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完善与农业资源、生态资源、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建设项目气候可行性评估机制。
要做好为农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积极探索气象为农服务新领域,拓展气象为农服务新手段,推动项目、资源、人才逐步向气象为农服务倾斜,保障农业増产、农民增收。完善乡镇气象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强化农牧民群众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和应对能力。扎实做好驻村工作,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队员精准脱贫攻坚的尖兵作用和结对帮扶的主体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气象服务保障。
要强化开放共享,保障军民融合,制定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气象“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的实施办法,推进重点口岸、边境小镇旅游气象服务,发展边境地区交通气象服务。此外,还要激发创新潜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核心技术科技攻关。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