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区新闻报刊出版单位努力克服工作条件艰苦、人员紧张、经费不足、技术装备匮乏等多方面困难,发扬“老西藏精神”踏实工作,取得了瞩目的发展成果,为我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
然而,在风起云涌的新信息交互时代,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荣光不再,媒介融合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对传统媒体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笔者认为,在面临“寒冬”的窘境下,传统媒体需要强化发展意识,主动拥抱变革,在未来的新环境中寻求新方向、谋求新发展。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严格落实新闻采编人员和出版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通过对报刊和新闻记者证的年度核验和日常管理,要求各单位积极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加快推进媒体融合发展。利用现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推广传播平台有效推广自己,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顺应用户的阅读趋势,建立起基于互联网互动的新观念,真正和用户打成一片,做出用户喜闻乐见的新闻产品,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舆论引导功能。
加强与强大出版集团的合作。通过援藏的有利条件,各报刊出版单位与各对口支援单位加强合作,签订合作协议,争取人员、资金、技术、信息平台、数据库、人员培训、项目等方面的支持,通过借助外力实现我区报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实现宣传推广、拓宽线上线下的发行渠道,争取得到有效经营运转。
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监管,掌握主动权。实行选题立项、内容审核和保密审查的审批手续,对重大选题是否出版备案、内容是否低俗格调低下、出版形式是否不规范、刊登广告是否虚假违法等问题加大日常监管力度。
加大“走出去”力度。利用“中国期刊交易博览会”“国内图书交易博览会”和“尼泊尔图书交易博览会”平台,让我区报刊“走出去”,一方面学习内地、国外的办刊经验,另一方面提升我区报刊在国内和国际的影响力。
传统媒体承载着千百年来厚重的文化传承,在如今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中,只有积极面对挑战,拥抱变革,才能让墨香长存,让人们有机会在纸面上继续感受文字的分量。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