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脱贫攻坚抓关键

2018年05月17日 09:5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王珊
分享到:    

党的十九大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脱贫攻坚,把握精准是要义。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机衔接起来。

落实“精准再精准”要求。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聚焦再聚焦、精准再精准”的要求,真正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落到实处。在目标标准上更加精准,紧紧围绕“两个确保”的脱贫目标,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既不降低标准又不吊高胃口,引导各级各方面用有限时间、有限资金,解决有限问题、完成有限目标,确保现行标准下的脱贫质量。在贫困识别上更加精准,要进行全覆盖、地毯式、无遗漏的摸底核查,严格执行贫困识别程序,加强数据共享和数据分析,不断完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有进有出、动态管理。

切实增强内生脱贫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也是脱贫致富的主体。现在,一些贫困群众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质较差,习惯于给钱给物的帮扶,没有脱贫的主观愿望和时间观念。我们要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把“引导激发内生动力、交流传授脱贫经验”这一主旨灌输到户,特别要通过谈心沟通等方式,做好贫困户思想工作,激励和引导群众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思想观念,驱走愚昧、落后、贫困这些“鬼”,做到有文化、讲卫生、勇奋斗,过上好日子。

着力改变帮扶方式,坚持物质帮扶“输血”和精神激励“造血”一起抓,不简单发羊给牛,提倡多劳多得,引导贫困群众参与扶贫项目实施,树立市场观念、竞争意识,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加强贫困群众教育引导,通过常态化宣讲和精神鼓励等形式,注重发挥村规民约作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良好的文明新风。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