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为西藏籍大学生反哺情怀点赞

2018年05月23日 09:2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陈振东
分享到:    

近日,《中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了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白玛央金成立“雪域女团”支教队,利用寒暑假返回家乡山南市桑日县扎巴村支教,并为本村发展建言献策的事迹。据报道,白玛央金最大的梦想就是早日回到家乡,为家乡作更多贡献。

靠着国家教育优惠政策和自身努力,从偏僻山村走向高等学府的白玛央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反哺家乡的淳朴情怀。近年来,在我区,像白玛央金这样立志反哺家乡的年轻人并不在少数,他们将所学知识与家乡发展实际相结合,通过自主创业、基层就业、志愿服务等形式带动家乡群众加快脱贫致富步伐、更新现代文明观念,受到广泛好评。

西藏籍大学生学成后反哺家乡,对于促进其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对于家乡的优势资源、发展瓶颈、群众接受习惯等实际情况,生于此、长于此的西藏籍大学生非常熟悉。因此,学成后反哺家乡,他们会结合当地实际和所学专业,在精准“把脉”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创新、服务群众等相关工作。此外,对于学成后反哺家乡的西藏籍大学生提出的主张、建议等,当地群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广阔天地,春风劲吹。西藏籍大学生学成后返乡创业创新,大有可为。与就业日渐饱和的大城市相比,我区基层农牧区的广阔天地则存在大量人才需求。此外,为激发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积极性,2017年12月,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 促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可见,客观的人才需求与政策的因势利导,均为西藏籍大学生学成后返乡创业创新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契机。

尽管方向清晰、契机较佳,但是,如果跨不过传统观念的门槛,反哺家乡也将如沙上建塔。对于西藏籍大学生学成后返乡创业创新,不少农牧民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鲤鱼跃龙门”后理所应当远离乡村,找个光鲜亮丽的工作。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考上公务员才是唯一出路,而未敢涉足返乡创业创新的火热实践。如此陈旧观念,无形中为他们反哺家乡设下了“隔离带”。

为促进西藏籍大学生学成后返乡创业创新,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我区各级相关部门应通力协作,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支持返乡高校毕业生在产业融合、新兴业态发展、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创办等方面大展拳脚。同时,高校毕业生也应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投身到家乡建设中去,在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