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变“输血”为“造血”脱真贫、真脱贫

2018年06月07日 10:1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巴桑旺姆
分享到: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笔者看来,要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改变脱贫方式十分关键,要变“输血”为“造血”。

首先,要大胆尝试。我区农牧民占大多数,脱贫攻坚,攻破农牧区这块“阵地”很是重要。土地是农牧民的“命根子”,如何让土地既能帮助农牧民解决温饱,又能脱贫致富,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方向。近年来,各地区在土地流转上进行了很多大胆尝试,然而“散、弱、小”、单打独斗的农业生产方式仍然没有改变。扎囊县积极创建了值得借鉴的“土地入社、集中管理、转移劳力、共建共享”的“西卡学模式”。但各地区发展情况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应该因地制宜、大胆探索。

其次,要注重产业脱贫。“人无业不富。”近年来,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一些贫困群众甚至提出了“不要慰问金,要就业”的口号。各地区根据自身优势,建立了众多合作社,既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又解决了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但产业发展不能搞“一窝蜂”,切忌雷同。我们必须要以市场为导向,尊重市场规律,搞好科学规划,这方面党政部门应该当好“参谋”和“指导员”,帮助农牧民群众创建符合自身实际、具有前瞻性和长期性的现代产业。

再次,要注重创新。创新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发展需要靠创新来推动。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关键期。一些地方已经摘帽,正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一些地方正在啃“硬骨头”,朝着脱贫摘帽努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有懈怠,就有可能前功尽弃。要巩固、要发展,靠什么来支撑?靠什么来推动?“常规武器”已经用完,接下来用什么“武器”?靠创新!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分析新时代我们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确定发展目标;理清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勇于革新,推动脱贫攻坚走向胜利。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