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当前,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正在成为新兴综合性业态。为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和旅游资源开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国家层面已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省市区层面也正在有序推进文化与旅游机构重组和职能融合。
西藏既是文化大区,又是旅游大区,且区位优势明显,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两者融合发展有基础、有潜力、有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推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有利于实现“文化再生产”“旅游再提效”,将西藏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旅游资源进一步扮靓打响,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创造出新的生产力。
实现两者深度融合,绘就美好蓝图是重要前提。加快建设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和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是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西藏西北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南部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南亚沿海地带交汇,是“一带一路”的重要交汇点。要坚持高站位构想、大手笔谋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借力“一路一带”,推进西藏文化旅游产业加快走向世界舞台。要充分利用好茶马古道、唐蕃古道等特色优势资源,把“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和“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加快文化与旅游两种资源深度对接、融合发展。要重点推进在昌都、林芝、拉萨、日喀则四市所在地——卡若、巴宜、城关、桑珠孜等辖区内打造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产业创意园区,充分利用各自区位优势,加强与四川、云南、青海三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规划建设地实现互联互通,合理开发G318中国最美景观大道沿线文化旅游资源,把G318国道沿线和拉林、拉日及延伸铁路沿线建成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中轴。
实现两者深度融合,讲好西藏故事是基础工作。故事最具厚重感,故事最具吸引力,故事最有感染力。一些名气大、客流多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往往都是故事很多、故事精彩的地方,给游客留下了许多回味,并得以广泛传播。西藏的故事就非常多,来过西藏的游客,有“三个必看”:参观布达拉宫和大昭寺,观看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因为这些景点,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作支撑,背后讲述的是一个又一个回味悠长的故事。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要加强对这些历史文化遗产的挖掘,搜集和整理传奇故事,把握地域文化的内核和本质,将历史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编织并讲好引人入胜的西藏故事,为有形的无形的历史文化赋予时代生命力。要把传播西藏故事与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运用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传媒,特别是发展迅猛的自媒体平台,传播好西藏故事。
实现两者深度融合,深挖文化内涵是重中之重。特色文化旅游,是彰显一个地区传统文化、人文风貌的有效途径。西藏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文化资源,如:象雄文化、古格文化、康巴文化、卡若文化、格萨尔王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式建筑文化、藏族服饰文化,以及各种不同特色的西藏传统文化。这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也是推进两者深度融合发展的基本要素。要充分依托学术研究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并运用现代表现形式对文化资源进行创意加工,使其丰富化、具体化、延伸化,提升市场价值,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引进一批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大龙头、大企业、大集团,尤其是主攻国旅、中青旅、首旅等国字号大型旅游集团,借助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经营理念和高水平的策划营销,实施旅游资源整体开发,打造全产业链,走出一条“政府搭台、名角唱戏、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产业发展之路。要整合优势资源、加强市场运作、突出西藏特色,加快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吸引力、震撼力和竞争力的景点景区,抢占文化旅游产业制高点。
实现两者深度融合,完善要素配套是基础保障。近几年,我区的文化旅游硬件设施虽得到很大改善,但相对于迅猛增长的游客数量则仍显不足。因此,笔者认为,首先是高速和国省干线构成的“骨干路网”,第二是交通干线与景区的“连接线”,第三是景区内的“道路环线”,第四是景区景点的“人行步道”。要狠抓宾馆酒店等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引进一批国际品牌酒店和国际知名度假酒店,提高对高端客源的吸引力。要狠抓“厕所革命”,城市厕所、景区厕所和乡村旅游厕所逐步达到国家标准,真正让游客住得干净、吃得放心、玩得开心,特别要顺应现代旅游市场大众化、个性化、多元化的趋势,在青藏线、川藏线、滇藏线上修建旅游驿站,为自驾游的游客提供必要的帮助。要深入开展“城镇旅游环境、乡村环境、道路沿线旅游环境”整治行动,把一个干净、整洁的美丽景区展示给游客。
实现两者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是根本举措。过去“旅游六要素”,讲的是“吃、住、行、游、购、娱”,现在讲的是“商、养、学、闲、情、奇”,其中蕴涵着很多新的旅游业态,大有文章可做。振兴文化旅游产业,加大对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力度,开发震撼游客心灵的旅游产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能够全面提升文化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吸引力以及产业的综合竞争力。要将活化的文化元素植入旅游产品中,打造让游客可触摸、可亲近、可体验的高品质的文化旅游项目,让游客在充分参与的过程中达到心灵的深刻体验,从而上升到对地域文化的向往和价值认同。要依托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创意设计开发一系列突出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工艺品、纪念品。要依托游客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风情小镇、机场、火车站等地,打造一批文化旅游产品购物点和购物集散地。要依托互联网和现代传媒技术,打造西藏文化旅游产品网上销售平台,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体验到“人间天堂,大美西藏”的文化魅力。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与科技深度融合,把科技元素、时尚元素和创意元素,与文化旅游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批让人眼前一亮的旅游消费产品;与生态深度融合,开发森林游、草原游、山地游、河谷游等,满足游客回归自然的愿望和需求;与休闲康养融合,特别是与藏文化、藏药文化相结合,把藏区打造成为高品质文化旅游目的地;与体育赛事深度融合,把体育赛事植入景区景点当中,包装打造成热门旅游产品,用体育来“聚人气”。
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可以开源节流,避免过度的旅游开发和文化资源的浪费,通过文化资源、遗产保护等手段,规范文化旅游市场,有序推进文化旅游业的良性发展。同时,可借助文化机构传播和宣传的优势,更好地把那曲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景区和景点向外宣传和交流,不断推向国内外市场。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