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新时代西藏图书馆发展策略

2018年06月19日 10:1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吉平
分享到:    

近年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推进,西藏图书馆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在以信息化、网络化和数字化为主的发展趋势下,信息的生产、存储、传递和获取方式及手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人民日报》发文指出,当今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化,图书馆的传统职能逐渐失去吸引力,而图书馆又或多或少存在人浮于事、功能单一、馆藏陈旧、效率低下等问题,转型和变革势在必行。目前,图书馆服务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积极变革,引进新技术、新理念,使组织系统更加合理、服务能力更加完善、服务模式更具特色。在以信息服务为更多服务内容的今天,尤其是西部落后地区图书馆面临着大数据、图书馆2.0、人工智能、“互联网+移动上网”这样的大环境的变化。图书馆要适应这样的环境,首先要改变自己,提升服务能力,从传统的借还服务转向扎根网络服务,通过改善现有设施及服务吸引新用户,并更好地为老用户服务。近年来,西藏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服务领域、改善馆舍布局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从传统图书向数字化、信息化转型过程中还要提升服务理念,延伸服务领域,开展特色化服务。

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图书馆开展服务的基础。西藏图书馆从开馆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购书经费都很有限,很多图书是1996年开馆之初各大出版社和图书馆所赠图书。作为记录知识的载体,在经过数年后产生很多呆滞书刊,文献内容老化,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很多读者对西藏图书馆的印象是只有旧书,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2010年,财政部、文化部关于印发《中央关于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的通知以来,图书馆购书经费和馆藏资源不断增加,通过区内外采购新书的方式,现有馆藏新书40余万册(是全国省级图书馆藏书量最少的图书馆),藏文图书4万余册,期刊收藏种类从最初的260种增加到1050余种(包括赠送)、报纸种类从100余种增加到240余种,少儿杂志130种、报纸25种。这与拉萨市51.53万常住人口的比例相比起来是非常少的。2015年起,为了提高馆藏利用率,西藏图书馆将2002年以前没有借阅次数的、资料性不强的图书做了一次剔架,并积极采购新书、畅销图书,以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尽管如此,西藏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还是不能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因此,西藏图书馆需要加大图书采购和编目力度,积极与区外优质的图书馆合作,采纳读者意见,认真分析读者需求,提高人均借阅量,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让更多的市民在工作、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首先想起到图书馆用知识解决问题,使图书馆真正成为市民的“第二空间”。

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目前,省级图书馆中只有西藏图书馆没有开展参考咨询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回答读者在利用图书馆时遇到问题的解答。由于西藏图书馆开馆较晚,服务宣传开展较少,很多市民不了解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的区别,这就需要图书馆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多举办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图书馆。也可以和新华书店合作,学习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的“彩云服务”方式,读者在新华书店选书,无需购买,只要有图书馆的借书证就可以将书免费拿回家,还书时只需还给图书馆就可以了。这样既解决了读者花钱买书的问题,又将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紧密联系在一起,让市民无需区别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的不同。很多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文献检索、阅读查询走向数字化参考咨询,即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在网上及时回答读者的问题,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终端设备随时查询想要的文献,包括图书、期刊和数据库,在查询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联系到网上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来解答。随着移动网络的普及,移动终端功能日益丰富,移动化服务成为图书馆发挥功能的趋势。西藏图书馆应积极应对社会发展,学习和借鉴内地发达省市数字化参考咨询在图书馆运用成功的经验,对用户开展指导、提供信息,将图书馆的服务通过移动设备与读者紧密联系起来,主动发现读者需求,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现代型的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不仅仅是指为来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而是将图书馆推销出去,发现潜在的读者,从细节入手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可以带来社会效益。以公共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和服务精神为大众服务,改变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借还书的形象。图书馆是可以提供更高层次的知识服务的地方,需要信息的地方都可以开展读者参考咨询工作。

加强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家庭可以轻松以低价连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与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密切相关。信息时代需要图书馆提供全面、完整、形式多样的、来源广泛的知识信息。图书馆在新时代为读者提供的不仅仅是纸质图书的资源,还可以将图书馆资源通过多终端推送,将社交娱乐读书一体化推送给读者,发挥图书馆知识载体的作用,开展网上自助借阅,利用图书馆丰富的数字资源。这些都需要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上做很多工作。目前,西藏图书馆在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化图书馆转变过程中,很多业务开展具有局限性的原因就是网络技术的限制。例如,目前对读者还没有提供自助借还一体机和图书公共查询目录(OPAC),严重制约了读者对馆藏资源的利用。应该积极开展数据库建设,尤其是书目数据库建设和西藏地方文献资源数据库建设。西藏图书馆要不断引进人才,积极与援建单位国家图书馆合作沟通,以便其更好地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西藏图书馆在网络技术方面还要多学习新技术、新管理,迎难而上、不断创新,提高图书馆现代化技术服务。

开展延伸服务。近年来,西藏图书馆开展了很多阅读推广活动。如每隔一周举办一次的阿佳讲故事活动就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让很多人了解了图书馆属于公益事业单位,看书、参加活动都是公益免费的,扩大了对图书馆的宣传。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这一天,西藏图书馆为了提高影响力,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发挥了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如与民营企业携手“雪域书香”活动,与书店联合举办“我和书”等活动,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读者享受一次文化的熏陶,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丰富了拉萨市民的文化生活,积极践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在今后的发展中,西藏图书馆应扩大服务范围。根据拉萨市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阅读需求,采购和订阅相关的主题图书、报刊,让民工可以在工地免费上网浏览文化共享工程信息,参加各种读者活动。开展宣传报道和导读服务,将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国内外时事、经济建设成就等市民关心的信息资讯推送给读者。举办知识讲座,开设文献检索课程,对读者开展图书馆教育培训课程和导读服务。对西藏图书馆现有的分馆和服务网点加强管理,对分馆工作站点工作人员进行基础业务培训,加强书刊管理,让各分馆和服务网点充分发挥教育职能的作用。针对不同群体开展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活动。对老年朋友开展适合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活动,为特殊需要的老年人提供有声书、大字书和辅助设备,创办老年人阅读俱乐部,以书会友。针对青少年朋友,积极开展共读一本书等活动,让在课余的青少年完成课业之外,来到图书馆阅读是愉悦的,为聋哑人提供视听资料,为盲人提供有声读书会等多种多样的服务。

加强西藏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西藏地方文献作为西藏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充分体现西藏在文化、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发展。收集、保存和开发利用地方特色文献已经成为公共图书馆的共识。西藏图书馆要想建设好馆藏特色,必须完整系统地收藏本地区的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把目前馆藏地方文献资源和网络有关西藏地方文献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打造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的特色品牌。虽然目前西藏图书馆的藏文古籍工作还处于收集、整理阶段,但目标是网络化、数字化。在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中,图书馆的特色化信息资源建设中将古籍文献资源数字化,建立西藏古籍文献资源特色数据库。西藏地方文献特色的建立,不仅是要对藏文古籍文献加强收藏力度,同时根据读者对西藏地方文献藏汉文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的特色需求,有目的有方向地收藏相应专题范围内的文献信息资源,让西藏图书馆成为西藏自治区的藏学研究中心。在形成一定范围和数量的特色信息资源后,可以在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中围绕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主题的系列服务,为科研人员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及时通报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使收藏的文献信息资源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充分发挥文献资源的利用价值。

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势必给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西藏图书馆虽然起步晚,发展缓慢,但是只要转变服务理念,把“读者至上,服务第一” 的理念渗入每一项工作,积极听取读者意见,提升服务质量,就能真正成为没有围墙的大学。

(作者单位:西藏图书馆)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