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学思践悟十九大·新时代有话说】精准扶贫应在“精”“准”上下功夫

2018年07月24日 09:5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吴江霞
分享到:    

W020180529369566274479.jpg

按照“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所有贫困人口都要脱贫,所有贫困县都要摘帽,这无疑是一场攻坚战。

精准扶贫,关键是要用真心,动真情,出真招。精准扶贫工作核心在于“精”“准”,如何做到“精”“准”是这场脱贫攻坚战胜利的关键。在扶贫工作中,“精”“准”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

“精”是“准”的前提、基础。要做到扶贫工作的“准”,工作的“精”是基础、前提。“精”在这里体现的是对工作的认真、细致、缜密、周全的态度。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必须做到认真仔细、细致分析、综合考虑,以钻研的态度去入户核查、下村走访,切实了解贫困的状况,分析贫困的原因,寻求致富的门道。入户下村调研是追寻贫困原因、贫穷状况,寻找致富办法的基础,调研工作的精细,决定了扶贫工作的精准度。

“准”是“精”的必要要求。常言道:“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精准扶贫工作要求“准”,只有找准对象,分类施治,对症下药,才能扶有成效,才能让最贫困的群众最先得到最有力的帮扶,并且一帮到底,力求实效,既“输血”送“真金”解燃眉之急,又送“真经”帮其恢复“造血”功能,才能起到帮扶一个、激励一片,让帮扶产生最大的效益。

“精”“准”同时也是相辅相成的。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扶贫不精准,不仅难见成效,还会产生新矛盾。只有“精”“准”同时发力,才能识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让扶贫工作更有针对性。坚持精准扶贫,要在精准识别上下实功、在精准帮扶上办实事、在精准管理上出实招、在精准考核上见实效。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类型施策,引导各类扶贫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扶贫到村到户到人,通过扶智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

扶贫精准发力,干部群众凝神聚力同心干,就一定能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