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成就伟大梦想的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历史传统的准确把握,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进步规律的深刻揭示,必将引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更高层次上实现大团结大进步,极大地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的伟大进程。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中体现了各民族在历史演进中形成的政治上同为一国、民族上多元一体、经济上相互依存、社会上相互交融、文化上一脉相承、情感上相互亲近、行动上守望相助的共同心理特征,体现了各民族命运相连的亲情与亲和力,以及相互认同的身份意识和情感认同,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强大精神纽带和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千百年来,中华大地上不同生活习俗、语言特征的各族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缔造了统一多民族国家,造就了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这是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厚历史根基。特别是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生灵涂炭,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各民族的命运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血与火的共同抗争让各族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命运共同体使中华民族成为各族人民普遍认同的归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自发走向自觉。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肩负起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历史使命,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新中国成立初期,号召“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并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实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跨时代的伟大变迁,我国民族关系的性质实现了根本性变化,形成并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中国奇迹。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从国情出发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根据不同历史阶段民族工作的形势任务,与时俱进地丰富和发展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力促进了我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开创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使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地区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了历史性升华并不断巩固强化。
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的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多元一体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揭示了“一”和“多”辩证关系的主线,指明了历史大势和民族团结工作的方向。
二、深刻把握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我国是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统一多民族国家,56个兄弟民族虽有相异的发展过程,又在不同的生存环境下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色,但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是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缺一不可,少了任何一个民族都不是完整的“中华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团结统一是国家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没有各民族团结奋斗,就没有国家的发展稳定安全;没有国家的发展稳定安全,也就没有各民族的繁荣进步。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四个自信”,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爱我中华的种子扎根在中华民族每一位成员的心灵深处,自觉维护国家的团结统一,激发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磅礴伟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体两面,有机统一。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历史充分证明:国家凝聚力强则国强,国家凝聚力弱则国弱。一个国家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目标追求和伟大梦想,无疑需要具备诸多条件和因素,其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是关键因素和根本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历史使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振奋民族自信心,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国家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前行。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贯彻落实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布局中对西藏工作的顶层设计,树立了党的西藏工作新的里程碑。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我国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又处于我国同西方敌对势力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斗争的前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西化”“分化”和遏制我国的战略图谋,把西藏作为他们实现战略图谋的突破口,不断利用所谓“涉藏议题”向我发难,千方百计支持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祖国的活动。而十四世达赖作为分裂主义政治集团的总头子和国际反华势力的忠实工具,极力迎合西方主子,披着宗教外衣,打着民族旗号,内窜外跳,到处散布各种谬论,策划制造打砸抢烧暴力事件,变本加厉地进行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活动,图谋“西藏独立”。正因如此,西藏反分裂斗争的形势严峻复杂,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和谐的任务艰巨繁重。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边疆民族地区,又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西藏的全面小康关系全国的全面小康,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同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十分紧迫。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分裂势力的各种分裂破坏活动,坚决消除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消极因素,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三、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自治区党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全面贯彻落实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和“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重要指示,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西藏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宣传教育,积极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创建活动,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广泛深入开展“四讲四爱”主题(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切实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三个离不开”思想深入人心,“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已成为西藏各族人民的广泛共识,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深入人心。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凝聚起团结奋进的磅礴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有了这样的核心,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浩荡步伐是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凝炼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当代我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最大公约数的表述,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引导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民族精神纽带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我们要从贯彻落实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的政治站位高度,牢牢把握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西藏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巩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这个根本任务,把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来抓,使之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精神文明创建各方面,渗透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环节,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要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充分体现到依法治藏的实践中,用法治的力量引导正确价值判断,树立正义道德天平。要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践行的生动局面。要结合时代要求,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凝结起各族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支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二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五观”宣传教育,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认同。各族人民共同的思想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血脉,有了这样的血脉,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规律是任何势力都颠覆不了的。我们要科学把握西藏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的辩证关系,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着眼点和着力点,把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作为群众思想教育的主线,深化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正确认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各族人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清除在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宗教观等方面十四世达赖集团散布的各种反动思想,特别是坚决清除十四世达赖利用宗教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科学理性对待宗教,淡化宗教消极影响,让各族人民凝聚思想共识,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进一步树立中华民族是根、中华文化是魂、中华国土是家、中国共产党是民族脊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繁荣昌盛之道的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心聚力,谱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西藏篇章。
三要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教育,巩固和发展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动力,有了这样的精神动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生动实践是任何势力都破坏不了的。西藏地处反分裂斗争第一线,我们同十四世达赖集团和支持他们的西方反华势力的斗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继续,是中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的重大政治斗争。特别是随着十四世达赖步入老年,十四世达赖集团冒险性不断上升,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榨取十四世达赖的“剩余价值”,各族人民同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斗争是长期的、尖锐的、复杂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西藏关键是要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分裂破坏活动,坚决抵御和打击十四世达赖集团及西方反华势力的各类反动思想渗透。坚持依法治理、主动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教育引导各族人民认清十四世达赖集团政治上的反动性、宗教上的虚伪性、手法上的欺骗性,自觉与十四世达赖集团划清界线,在对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斗争中做到旗帜十分鲜明、立场十分坚定、行动十分自觉,不能有丝毫含糊,不能有丝毫动摇,练好内功,打好基础,众志成城,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不断筑牢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铜墙铁壁。
四要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必然归宿,有了这样的归宿,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大家庭是任何势力都分裂不了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多民族国家团结统一、繁荣发展的历史规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眼于打牢民族团结的社会基础,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加强与祖国内地经济、文化、人员双向交流,加强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建设,注重形成共居环境。鼓励引导西藏各族群众到内地就业创业,内地群众到西藏工作生活,在藏投资兴业,注重形成共事环境,在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中促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使中华民族大家庭团结友爱、其乐融融。
(作者:保罗 郑丽梅 宋博瀚 单位:西藏社科院 )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