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西藏维护社会稳定若干思考

2018年09月10日 09:01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陈芝娟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又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就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充分体现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深远的历史影响,尤其对于做好西藏工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为西藏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面做好社会安全稳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密结合本地实际,不断创新完善社会治理方式,制定出台了“十大维稳措施”,深入推进实施了“十大民生工程”,一系列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组合拳”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治理效果,经济发展不断向好,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西藏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进一步化解老问题、解决新难题,全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思想,对于推进西藏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西藏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的稳定关系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安全关系国家的安全。

(一)西藏是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西藏毗邻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边境线长,是我国西南一道得天独厚的天然屏障。由于地缘政治的影响,西藏与周边国家在文化、宗教上联系紧密,邻国发生社会动荡可能会传导入境,影响西藏社会的和谐稳定。西藏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资源富集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对于维护地区安全有着特殊意义。

(二)西藏长治久安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民族发展繁荣的基础。西藏是祖国边疆民族地区、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在整个国家发展战略中居于重要地位。西藏的安全稳定发展对于其他民族自治区和内地省市有着极强的影响示范作用。

(三)西藏是“一带一路”建设总体布局中重要的战略枢纽。西藏是我国面向南亚的战略枢纽和开放门户,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将西藏定位为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给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当前西藏维护社会稳定面临的若干重点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坚持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西藏的各种社会矛盾,既有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有由于西藏自身历史文化等因素形成的特殊问题。

(一)从政治安全方面讲,与十四世达赖集团的反分裂斗争是最重要的问题。十四世达赖集团一直不断变换各种手法,妄图以寺庙为“据点”, 以“民族”和“人权”为幌子,利用信众朴实的民族宗教感情,蒙蔽群众、笼络人心,试图动摇我反分裂斗争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二)从社会安全方面讲,经济风险向社会领域传导的趋势进一步明显,经济发展中影响安全稳定的各类因素隐现。一是西藏发展起步晚,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压力依然较大。这不仅将影响基层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对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产生冲击。二是从西藏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来看,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长期以来,西藏第一产业人数严重偏多,第一产业的富余劳动力难以短期内及时有效转移到第三产业,因此,难以迅速缓解农牧民的就业问题。三是经济纠纷等不安定因素呈多发趋势。随着矿产资源、虫草等价格不断上涨,相邻行政区划间农牧民在采挖虫草、矿产开发等过程中时常发生纠纷,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征地拆迁问题同样困扰西藏社会安定。

(三)从意识形态安全方面讲,反分裂反恐怖斗争进一步加剧。一是境外敌对势力始终把宗教渗透作为“和平演变”战略的重要手段,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把宗教渗透逐步演变为敌视和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工具。二是对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仍需进一步细化完善。西藏是境外非政府组织关注的重点地区,少数境外非政府组织不同程度地从事着非法活动。

三、进一步探索完善西藏维护社会稳定的若干思考

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论述中强调,“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我们看待西藏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各类风险和挑战,要立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大背景中,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西藏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

(一)做实做强基层党组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凝聚人心。

一是凸显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强化堡垒作用。把基层党组织嵌入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等,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牧区、偏远地区延伸,及时整顿涣散的基层党组织,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针对性地加强新兴领域、新兴组织、新兴群体和进藏务工人员群体的党建工作,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二是加大干部人才队伍建设。采取下派机关干部、录用复转军人、考录大中专学生等方式,充实基层干部队伍,重点向农牧区和偏远地区倾斜。进一步提高技术干部在援藏干部中的比重,着力培养本地技术人才。注重从基层一线选拔培养干部,加强西藏与内地之间干部交流,培养对党忠诚、群众工作能力强、能驾驭复杂局面的民族干部。

三是通过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国家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增加群众收入、促进群众就业作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发展生产教育脱贫,拓展非农增收渠道,加大农业补贴、农村金融支持等政策落实力度;加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技能技术培训,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二)坚持统筹国际国内两大格局,严防十四世达赖集团分裂破坏活动。

我们同十四世达赖集团的斗争,不是民族问题、宗教问题、人权问题,而是一场捍卫核心、捍卫政权、捍卫道路的严肃政治斗争。

一是从国内方面来看,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依照《宗教事务条例》等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发扬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优势,培养和壮大爱国宗教人士力量,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决切断境外“藏独”势力向境内寺庙的渗透渠道,严格区分政治问题与宗教问题,严密防范暴力恐怖势力与极端宗教力量相勾联。

二是从国际方面来看,要把握涉藏问题斗争的主动权。坚持主动宣传的策略,尤其要扎实做好外宣工作,牢牢地控制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积极开展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借助西方话语体系传播好中国政府尊重人权、改善民生的事实;动员海外爱国华人华侨力量,做好反制十四世达赖集团的“院外游说”工作,逐步分化瓦解其在海外的政治分裂势力。

(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要求,全面落实依法治藏方略。

西藏的国家安全工作与民族、宗教等因素紧密相关。针对当前西藏民族宗教中的主要矛盾,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为引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为辅,依法开展全面治理、源头治理。这些法律规定,对于维护西藏安全稳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要自觉站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西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做好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法律法规宣传工作,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国家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从思想上根源上筑牢全民国家安全的防线,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开展国家安全治理工作。

(四)做好互联网等新技术、境外非政府组织等新情况的管理服务处置工作。

一是防止“藏独”等分裂势力利用互联网对我实施攻击和破坏活动。要充分利用国家政策红利和西藏信息化建设后发优势,强化对西藏重点网站、重要信息系统等安全防护能力,严密防范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西藏网络空间安全。同时,要加强技术反制力量建设,加大网络巡查防范力度,及时净化网络空间。

二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实施为契机,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西藏的活动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加强和完善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结合本地实际,落实活动全程管理,研究细化境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和项目目录,公布管理部门名录,前移管理关口,加强项目背景审查,保护其合法活动,限制和打击其非法活动,积极引导境外非政府组织与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西藏维护社会稳定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遵循,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紧盯当前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整合各方维稳力量,坚持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主动防范和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坚决抓好各项维稳措施落实,切实维护西藏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作者单位:自治区党委党校)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