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供

2018年09月13日 07:52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李梅英
分享到:    

目前,我区农牧业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进入一个发展的新常态,呈现出与全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有共性、又有西藏特点的发展特征。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产量不足、加工滞后和效益不高仍然是现阶段农牧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农畜产品特别是肉奶、蔬菜等产品还不能满足“量”的需求,饲草生产依旧不能解决“饱”的问题。所以,扩产能、提单产、增总量、保供给仍然是我区农牧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系列重要任务。

首先,要理顺农牧发展结构。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宜粮则粮、宜草则草、宜林则林,优化农牧业区域布局,加快建立粮经饲统筹、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农牧结构。大力实施“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适度扩大青稞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狠抓牦牛良种体系建设,持续推进黄改、绵改等工作,整合各方最大资源与力量,拓展和提升农牧业中高端市场。

其次,要有效降低农牧业生产成本。培育以农牧合作组织为重点的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牧民采取转包、租赁、互换、入股、托管等方式流转耕地草场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减少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开展社会化服务等,推进农牧业标准化生产,实现节本增效,提高农牧业效益和农畜产品竞争力,减少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要素成本,在此基础上相应降低粮食价格,显著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再次,要拓展农牧业延伸功能,融合三大产业联合发展。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农牧业的有效供给,是农牧业现代化的重要进程。从产业进化来看,农牧业现代化与农牧区产业发展过程互为特征,并以产业融合发展演进为过程。强化农业产业横向融合和纵向融合,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把农牧业生产与农畜产品加工、流通和农业休闲旅游融合发展,培育我区新产业、新业态。现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突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联与相互增值,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融合效应。

最后,要大力弥补制约我区农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提升科技贡献率。有关部门须加大投资力度,建立健全农牧业科研机构,运用发达的科技加快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的结构优化、技术升级和新产品开发进程。完善农牧业科技创新机制,形成合理科研项目实施体制,激发科技人员工作积极性,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开展关键技术联合研发攻关,促进农牧业技术组装配套集成创新。另外,要健全以县、乡农技综合服务站为主、其他经营服务组织为辅的农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积极推广农技服务云平台等新型服务,来补齐农牧业发展短板。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