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挖掘潜力 做好“互联网+”文章

2018年09月27日 09:54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杨子彦
分享到:    

最近翻阅资料看到一组数据,2017年,西藏网络销售额22.82亿元,同比增长59.8%,高出全国26个百分点;阿里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显示,西藏目前已成为全国电商销售增速最快的三个省份之一;阿里巴巴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2年开始,西藏就一直是移动支付比例的全国冠军。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西藏高新数字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4.1倍……在“互联网+”上,我们还有很多潜力可挖,还有很多文章可做。

西藏高寒缺氧、地广人稀,物流成本高,这是我们发展产业、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最大劣势。但互联网不怕缺氧、不怕跑路。可以说,“互联网+”是我们为人民群众增便利、为市场主体添活力的有效手段,是我们实现经济“弯道超车”的机遇。

首先,要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当前,我区“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试点工作积极推进,各平台建设进度明显加快、效果明显提升。在边建边用中,我们必须紧扣“老百姓办事方不方便,政府服务群众效率高不高”这一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再加力、再提速,真正打通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大动脉”。同时,利用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以及LED显示屏等宣传平台宣传网上办理业务等相关信息,切实提高社会认知度和群众认同感。

积极发展“互联网+七大产业”,以旅游业为例,游客通过网络可以获取信息,政府、旅游行业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各旅游板块、线路、景区景点和企业的变化趋势和动态信息,并在进行产业决策时,拥有更值得信赖、更加科学的依据,进而增强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能力。因此,我们要建立并善用大数据平台,相互共享,充分利用,依靠大数据提供足够有利的资源,确保“智慧产业”得以“智慧”发展。

教育、医疗等是西藏发展的短板。我们可以立足“互联网+医疗”“互联网+教育”,向科技借力,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请北京上海等地大医院知名医生远程诊断,治疗西藏偏远农牧区患者;让孩子们通过互联网“走进”千里之外的名校课堂,让更多的年轻人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互联网+”在西藏空间无限、大有可为。挖好潜力、写好这篇文章,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必定会进一步“水涨船高”。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