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牦牛产业发展是增加我区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在我区经济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直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牦牛产业发展,将牦牛产业作为发展重点予以支持,在规划制定、基础设施建设、良种推广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
笔者认为,在发展好牦牛产业这一块,还有许多值得注意的方面:
强化科技支撑。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农区畜牧业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技术指导和服务,畜牧兽医部门要把疫病防控、畜种改良和饲草料加工调制等技术作为项目实施中的重点来抓;各项目实施点要实行技术服务承包制,落实专门人员包村、服务到户、培训到人,建立信息服务、建档立卡、养殖情况调査和统计汇总等制度。要教育引导群众转变传统养殖方式,増强群众实施项目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提高群众科学养畜水平。自治区农牧厅、科技厅、农科院等有关部门要积极组织牦牛养殖技术专家下乡指导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带动各县区畜牧兽医服务能力提高,增加“牧繁农育”工作的科技含量。
搞好信息服务,加强购销流通工作。各县区要发挥好服务职能,主动出主意、拓渠道、提供信息,进一步加强“绿色通道”建设,保证贩运畅通无阻。大力推行“订单畜牧业”,建立收购加工龙头企业与牛贩运育肥专业户之间紧密的利益联系机制。要注意发展培育各种形式的牛贩运育肥大户和中介组织。养殖区域和牛贩运育肥户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要在群众自愿的前提下,通过农牧民合作组织组建和完善牛贩运育肥协会,扩大会员规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主经营的运行机制,扶持壮大一批牛贩运经纪人队伍,充分发挥他们在牧区、农户、市场之间的媒介作用和能人效应,提高项目的组织化程度。
强化环境保护。“牧繁农育”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战略,正确处理好保护生态和富民利民关系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要突出抓好牲畜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发展农牧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治理,积极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