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以改革激发农牧业活力

2018年10月30日 09:46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楚武干
分享到:    

40年来,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洗礼下,日喀则市农牧业从传统粗放走向现代集约,农牧区从落后走向繁荣,农牧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农牧业综合生产力、基础设施条件、科技支撑力、产业化程度、农牧民收入等全面发展和全面提升。回顾40年的发展历程,总结40年的发展规律,一条重要经验和启示是:农牧区稳则西藏安,农牧业兴则基础牢,农牧民富则高原盛。40年峥嵘岁月,日喀则市始终牢牢抓住农牧业工作,不断夯实农牧业发展基础、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农牧业盘子更稳、结构更优、活力更足,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看到全市农牧业生产能力、农牧民收入水平、农牧区社会面貌等方面取得标志性重大变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所面临的问题。如,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后劲不够充足;农牧产品有效供给还不能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而导致农牧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农牧产品增加产量与提升品质的矛盾、农牧业竞争力不足、要素配置不合理、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乏力等问题比较突出。面对这种新老问题交织的格局,需要我们有新思路和新手段,根本的办法和出路只有一个,就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靠深化改革。”这是日喀则市农牧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如何深化日喀则市农牧业改革?笔者认为,日喀则市农牧业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因此,深化全市农牧业改革的关键在于加快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强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使农牧产品品种和质量更契合消费需要,更加有利于资源优势的发挥,形成结构更加合理、保障更加有力的产品有效供给,这是提升全市农牧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要把重点放在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上,实现多要素联动,以改革的办法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从而优化农牧业生产的品种结构,为市场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供给。要紧紧抓住发展现代农牧业、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这三大任务,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培育品牌,把农牧业生产与农牧产品加工、流通和农牧业休闲旅游融合起来发展,发展规模经营,推动绿色发展,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牧产品供给的信任度。同时,要注意推进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提是保障粮食安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只要我们咬住目标、改革创新、狠抓落实,就一定能在深化改革的沃壤中收获丰硕果实。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