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高原环保要重细节

2018年11月01日 15:39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刘文涛
分享到:    

据报载,近段时间以来,中华环保世纪行——西藏行检查组在我区开展对麦地卡湿地、羊卓雍错、玛旁雍错、珠穆朗玛峰、雅江源、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狮泉河等水源涵养地和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对当地生态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从检查组的反馈情况看,我区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环保意识不到位、工作开展不够深入等问题。

这次监督检查,为我区生态环保事业的进一步推进指明了方向,也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环保事业的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曾反复强调“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保护好雪域高原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藏环保工作的殷切希望,也是我区生态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众所周知,我区生态脆弱,要把青山绿水变成金山银山任重道远。笔者今年驻村期间,与工作队一同走访驻村点,了解了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但在居民点总能发现生活垃圾,尤以白色垃圾居多,虽然当地都有垃圾集中填埋点,但其发挥的作用并不明显。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不是一句空话,历史值得我们借鉴。曾经的两河流域文明,由于对土地无节制的使用,造成土地贫瘠,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乱砍滥伐引起泥石流成灾,原本建立的村庄被一夜淹没;去年,祁连山环境污染案,因大规模无序采矿活动,造成祁连山地表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表塌陷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还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这些案例有一个共性:如果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将给人们带来丰厚的回报,但如果无节制、过度开发,人类将会自食恶果。

对我区而言,生态保护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而且还在不断深入,但需要相关协会、社会大众等共同发力,提意识、重细节,同参与、共监督。

我区深入开展的“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是对群众思想认识的进一步提升,“讲文明爱生活”主题也包含着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我们要把热爱生活融入生态保护的点滴中,提升主人翁意识,让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捡起身边的一片废纸、一个垃圾袋;要教育孩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共同参与力所能及的环保行动。

同时,相关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进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依靠民间力量,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引导游客、当地群众不乱丢弃垃圾,做到能带走的带走,不能带走的也要放置在规定的垃圾处理点。

只有把细节做到极致,高原环保才能结出硕果,造福一方。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定着环保工作开展的力度,也决定着我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的程度。相信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西藏的天将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