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偏远乡村到草原牧区,从田间牧场到学校家庭,从扶贫产业园区到易地搬迁新居,短短几年时间,拉萨大地上,无数贫困学子通过教育扶贫改变了命运,无数贫困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了幸福新生活,无数家庭升腾着新的希望。
近年来,拉萨市脱贫攻坚发展规划精准到户,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地帮助贫困户制定切合实际、有效管用的脱贫发展规划。笔者认为,在脱贫攻坚路上,党员、干部应紧紧地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需要做到“用心扶贫”和“用新扶贫”这两项最基本的要求。
面对贫困群众,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想帮扶”。不少的基层干部也是从贫困中走过来的,和农村有着很深的感情,更加增强了抓好扶贫攻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这是用心扶贫的必要条件。
脱贫攻坚各村都有任务、有指标,并纳入到干部的年终考核。如果仅仅把扶贫当作任务,为驻村而驻村,敷衍了事的填写扶贫手册;为入户而入户,表示我来过、我见过,然后纸上谈兵,被动扶贫,没有很强的责任感,如何谈得上用心扶贫呢?
奋斗在一线上的党员干部,应从内心深处怀有对贫困群众的关爱,坚持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要充满激情、充满爱心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扶贫攻坚战中。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各类项目过程中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济困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调查研究,无端否定群众的想法和意见。
在扶贫工作中,要把贫困群众当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谋划、实事求是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理解他们的脱贫愿望,保护他们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带着正能量去面对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唯有如此,永久脱贫、早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