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坚决打赢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

2018年11月09日 07:2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赵瑞阳
分享到:    

三有村坐落在曲水县达嘎乡,是我区首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来自曲水镇、达嘎乡、茶巴拉乡3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集中搬迁到这里,在拉萨河畔的新村里,富有民族特色的楼房错落有致,水泥路铺到家门口;村委会、卫生室、幼儿园、给排水等基础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藏鸡养殖、奶牛养殖和商铺经营等产业项目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义务教育“三包”政策让贫困户子女上学更轻松;贫困户看病医保100%报销……住进新房子、家里有存款、健康有保障,村民们真正实现了“三有”。

日前,来自昌都市三岩片区的45户206名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搬到了拉萨市经开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德吉康萨小区。拉萨市经开区和德吉康萨小区临时党支部为此次易地扶贫搬迁户协调解决了子女上学、就业岗位等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真正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十三五”期间,我区需要易地扶贫搬迁人口达26万余人,其中2.5万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全部入住安置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生活在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贫困人口转移到自然环境更好、生产要素更齐全、生活条件更便捷的区域,使得“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地区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改革发展成果。

“居者有屋,勤者有业,病者有医,劳者有得”,易地扶贫搬迁要实现这个目标,既要坚持“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更需要因地制宜。显然,依靠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是“五个一批”扶贫工程中政策性最强、标准最高的,也是情况最为复杂、难度最大的。

我区搬迁区域主要集中在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发等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地区,如何确保搬迁群众真正实现“挪穷窝”“换穷业”?如何立足安置区资源禀赋,按照不同搬迁安置模式,发展特色农牧业、劳务经济等保障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如何处理搬迁区群众搬离后的复垦复绿、生态保护问题?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首先要坚持靶向治疗、精准施策,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小康安居工程,统筹做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设置公益岗位等工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其次,搬迁过程中要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加大扶贫资金筹措力度,在科学使用扶贫资金、动员引导市场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和支持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充分发挥搬迁群众的主体作用,妥善解决易地安置人口在土地分配和住房建设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再次,要同步推进搬迁安置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社区管理等工作,扎实稳妥推进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复绿,解决好搬迁群众实际困难。

易地扶贫搬迁,尊重是基础、规划是关键、产业是根本。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我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助力贫困群众“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为我区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刘金鹏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