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表示祝贺,极大地鼓舞了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对西藏民族大学建校60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西藏自治区的发展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西藏民族大学的发展寄予殷切希望并提出了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西藏工作尤其是西藏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新时代西藏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对西藏教育和学校发展影响深远,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推动西藏民族大学长足发展,需要认真学习领会贺信精髓与核心要义,把贺信精神贯穿办学治校全过程,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牢牢抓住教育为本这一百年大计。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事关国家发展、民族未来,事关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西藏教育事关西藏的民生发展、事关西藏的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60年来,西藏民族大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坚持立足陕西、面向西藏、服务西藏的办学宗旨,为西藏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能力素质过硬、致力西藏发展、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富民兴藏、长期建藏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然而,基于环境的特殊性和多方面原因,西藏是我国社会发育程度慢、客观条件差、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弱、宗教氛围浓、守土固边任务重、反分裂斗争形势尖锐的地区,面对富民兴藏的宏伟蓝图和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抓好抓实教育惠民,加大教育投入,坚持教育公平,推动高等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全面提升全区教育整体水平意义重大。实践证明,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实施教育强区战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推进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有力抓手。
(二)强化党的领导,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办学方向。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对高校来说,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始终是一个根本问题。一旦在办学方向上走错了,在培养人的问题上走偏了,那就像一棵“歪脖子树”,无论如何都长不成参天大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牢牢掌握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权,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开展“五观”“两论”教育和“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三进两联一交友”为载体,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师生旗帜鲜明反对分裂、坚定不移维护祖国统一,矢志不渝加强民族团结;要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融入西藏各民族文化教育之中,把中华文明融入西藏各民族学生血液,在文化教育中加强民族团结,凝聚思想共识;要立足区情,遵循教育规律,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目标,努力办好党和人民满意的教育 。
(三)牢记使命担当,牢牢扭住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就西藏民族大学在办学实践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给出了答案、开出了良方,为我们做好各项工作,办成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指明了方向。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生、符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是西藏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光荣使命。完成这一根本任务和光荣使命,需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大力加强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教育广大师生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为富民兴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开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有大德、有大情怀的人;要在增长学生知识见识、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结合西藏发展需要,明确培养方向,科学设置专业,坚持综合施策,不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在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激发发展活力,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四)坚持强基固本,牢牢抓好教师队伍这一兴教之源。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任。培养优秀人才,必须有优秀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60年来,西藏民族大学之所以取得重大成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培养造就了一支勤奋敬业、道德高尚、甘于奉献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新时期,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建设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就要把教师队伍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抓紧抓好抓实。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权益,让教师有更多的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荣誉感,真正让教师成为人人羡慕、人人尊重的职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宗教观,热爱祖国、热爱西藏、乐于奉献,扎根雪域高原,办好西藏教育;加大交流力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持教育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指导,开创新时代西藏教育发展的新局面,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办学思想、教育思想,以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以新使命展现新作为,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为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为西藏民族大学副校长)
关于我们 丨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 丨 隐私保护丨 服务协议丨 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