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 0891-6325020

数字报系

移动端
您当前的位置:西藏新闻网 > 雪域时评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8年12月11日 11:4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记者 楚武干
分享到:    

林地面积182.87万公顷、湿地总面积886187.52公顷……近年来,日喀则市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积极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全力保护好湿地、公益林和野生动植物,健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一系列举措让珠峰大地天更蓝了、地更绿了、生态更好了,群众的腰包也更鼓了。矢志不渝的绿色发展,给各族群众提供了更多的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了群众对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各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提升。这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也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重要论述。

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日喀则市坚定不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美丽珠峰”战略,着力构筑更为坚实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建设领域中的鲜明体现。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经过40年改革开放,日喀则市各族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却日益突出,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人们既希望安居、乐业、增收,也希望天蓝、地绿、水净。日喀则市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不断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就是在全力回应群众期盼。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我们要继续顺应群众所盼,牢固树立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和生态福祉。要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力保护好湿地,着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采取措施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更丰富更优质的林产品。要加大对重点生态保护区域的补偿力度,使绿水青山的保护者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要进一步引导全民参与生态环境建设,激励人人都做环境保护的行动者,做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践行者。要下功夫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特别是把水污染、饮水不安全、垃圾围城、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作为重点,严厉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要把生态治理纳入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衡量政府作为、领导干部个人素质能力的标准,在政绩考核工作中要加大环境保护指标的权重。总而言之,要着力突出生态治理科学化、资源利用节约化、经济发展绿色化、城乡建设生态化、生态建设长效化,努力让人们享受到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

责任编辑:何宝霞    

相关阅读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丨集团招聘丨 法律声明隐私保护服务协议广告服务

    中国西藏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建立镜像

    制作单位:中国西藏新闻网丨地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朵森格路36号丨邮政编码:850000

    备案号:藏ICP备09000733号丨公安备案:54010202000003号 丨广电节目制作许可证:(藏)字第00002号丨 新闻许可证54120170001号丨网络视听许可证2610590号